-
区大相的诗文
57 / 17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人日怀故园
人日登楼望岁华,可怜久客独思家。
南中尽道花如锦,北地才看锦作花。
非关帝里春光少,但惜故园春事早。
借问花开桃李蹊,何如雪满关山道。
此日登高且放杯,谁家吹笛上春台。
未报楼前折新柳,已闻江上落残梅。
-
石门行
石门啾啾鬼夜哭,北将诈诱南兵缚。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
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
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
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
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
闻西征中路官军消息・其二
自从西征劳士马,六七年间谁主者。
溪谷量人乌厌肉,举声向天天泪下。
朝廷任用在得人,枉令赤子膏原野。
飞刍挽粟不得停,民穷彻骨复横征。
人言东海深无底,填尽物力何时平。
不如表请暂回军,休养士卒求内宁。
明王有道四夷服,安用越国寻兵争。
-
闺中闻子规
玉楼绮窗朝日晖,百花声中闻子规。
憔悴林莺浑不语,差池梁燕未堪飞。
绕遍南枝又北枝,可怜千春伤别离。
直从桂岭花开日,啼到巴川花落时。
巴川桂岭春难驻,越南燕北路多歧。
几处听来皆下泪,谁家闻去不低眉。
佳人玉箸垂红颊,朱颜坐叹芳菲歇。
览镜慵图两鬓鸦,停针懒绣双飞蝶。
长安大道皆言直,梦里相寻转相失。
徒闻泪血染成花,岂料贞心化为石。
含愁含恨诉香闺,想料枝头只独栖。
但令贱妆惊鸳梦,不劝行人驻马啼。
-
双节篇
严霜一夕殒庭梧,洞房风凄兰蕙枯。
含啼两两谁家姝,中夜起坐泣故夫。
昔事君子结发娱,百年生死同衾襦。
奈何辞君岁月徂,荆花零落委路衢。
不惮从君下黄垆,一身俯仰多艰虞。
上堂吞声奉老姑,下堂呱呱抚诸孤。
大妇善哭崩城隅,小妇香泪纷鲛珠。
中庭灯影伴将雏,后园啼杀羁栖乌。
吁嗟二妇烈士徒,青春誓志白首俱。
金石可毁节难渝,冰日皎洁双璠玙。
朱颜岂受粉黛污,绣闼实使纲常扶。
史家列传增烦纡,吁嗟二妇良女模。
-
题王学士忠铭先生山中四景・其一 文笔晴烟
云表岧峣玉毫吐,点画鸿蒙扫烟雨。
丰狐老兔愁锋芒,象齿文犀安足数。
长虹一道界奎躔,明霞万里飞琼笺。
泚墨欲乾溟海水,笔势撑住东南天。
早晚风云殊变态,山灵握管有何意。
紫阁归来翌圣明,玄草长留照天地。
-
崧山纪异赞
我闻西方尊,接引为慈仁。
从其所修受,而别善恶因。
峨峨南崧山,胜地久荆榛。
梵宇日倾圯,金像空嶙峋。
大夫买山隐,转念像教湮。
舍宅重布地,移佛动金轮。
接引何为者,人力不能伸。
大夫祷以意,倏然举行频。
捷如鼓答桴,轻如筏渡津。
灵蛇口中出,经藏腹内陈。
中有梁皇谶,姓名犹未泯。
乃悟前身是,始觉受记真。
秋官尔应知,指穷于为薪。
薪尽火复传,咸在当生身。
修持若不倦,世界即天人。
-
释志诗・其一
夙昔寡欢宴,况乃涉疑患。
滞思废寝兴,沉忧昧昏旦。
筮仕乏良媒,所历非华贯。
牵丝将二纪,述职在文翰。
退即失寻丈,进不能以寸。
岂其席上珍,而比沟中断。
狂者类东走,劳人正南窜。
未解子云嘲,且答方朔难。
闻誉匪为喜,止谤曰无辨。
揆情有爱憎,审己何尤怨。
无以布褐贱,荣彼绅与弁。
无以藜藿贫,甘彼五鼎豢。
巾柴可游遨,奚取朱轮焕。
孰是终徇物,而忘性所玩。
对丝发遥悲,临歧兴浩叹。
归欤且吾乐,所乐非外赞。
-
三水与亲友别
悠悠万里道,送送三江口。
惜与所知别,行行重携手。
两载返衡门,连旬接杯酒。
既能谅迂愚,幸不弃衰朽。
云壑方倦栖,世路复缠纠。
挥袂谢乡闾,劝驾劳亲友。
停舟日将夕,晤语不能久。
惟有南山松,可喻固穷守。
临别枉情赠,欲报惭琼玖。
-
入西樵・其三
松间四五翁,劝我居锦岩。
岩前下飞瀑,后可结茅庵。
隔林望村落,一一入烟岚。
水石既潆带,藤筱复相参。
桃花发天上,桂树生山南。
爱此风土美,况聆丘壑谈。
晨朝警鹤辔,景夕驻鸾骖。
拂雾采灵药,开云艺松杉。
隆情匪虚饰,夙志庶无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