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冢行美侍郎田公及义士王潜父也

    李云龙 〔明代〕

    平原黯黯云脚垂,白杨树底游魂归。

    沧海已销精卫恨,青山无复杜鹃啼。

    忆昨阴风暗南土,长林夜夜髑髅语。

    苍苔古道无人行,燐燐鬼火烧秋雨。

    枯骸朽骨乌鸢馀,总是当年琼树枝。

    然腹引灯宁自照,漆头作器任人为。

    江湖义士洪都客,泪洒尸陀林下石。

    自怜无力效秦封,日扣公门请周泽。

    绣衣使者乘骢来,玉鞭一指瘴烟开。

    吹枯振朽百废举,顿起沟壑登春台。

    粤王城头暮烟碧,处处秋山净如拭。

    遥听牛背笛声来,不似前时惨澹色。

    泉台岂是铭恩处,事不近名名乃著。

    君不见宋陵松柏已萧条,行人犹忆冬青树。

  • 远将归

    李云龙 〔明代〕

    媳妇初入门,日夕不离夫。

    夫戍交河北,媳妇惟依姑。

    北来一书飞故里,拭泪登堂报姑喜。

  • 短歌行

    李云龙 〔明代〕

    江头树,花落随流去。

    水流日夜东,落花安能归故丛。

  • 杂兴

    李云龙 〔明代〕

    浮山千万仞,上有珠树林。

    云霞互亏蔽,鸾鹤巢其阴。

    仄闻紫烟客,羽驾纷来临。

    玉液有馀清,云璈多远音。

    我无双飞燕,失路杳难寻。

    安得如珠黍,聊用慰我心。

    潭中有浴鸟,相传是凤凰。

    不饮复不啄,遍体生文章。

    商风西北起,将举复回翔。

    世无梧桐枝,尔当游何方。

    石洞何阴阴,中有千章木。

    山风日夕吹,霜条森似玉。

    苦节谅不移,肯受膏雨沐。

    百卉在沃壤,芬芳徒过目。

    志士处忧患,焉知不为福。

    翩翩五距鸟,游戏在层城。

    相呼浴醴泉,群飞啄琼英。

    抗翼青云端,不受虞罗惊。

    奈何燕与雀,蒿艾托馀生。

    昔有虫沙主,黄龙咤真符。

    遥遥翠微间,锄云建名都。

    歌舞未及终,敌兵已在途。

    五马朝洛京,身竟为死俘。

    凉风日夕至,吹我瑶石台。

    严霜被野草,嗷嗷清猿哀。

    俯视见流光,忽然动中怀。

    寂寞天华宫,岂无歌舞来。

    焉见安期生,羽衣变寒灰。

    夭夭桃李花,灼灼春山道。

    西风一夕起,零落同衰草。

    岂不恋芳华,嗟哉秋已老。

    自非松与柏,憔悴谁能保。

    徘徊衡门下,独处无与邻。

    登高望故原,倏已秋非春。

    萧艾被崇冈,兰玉蔽荆榛。

    岂不怀君子,欲往道无因。

    天运既如此,已矣勿复陈。

  • 元夕曲

    李云龙 〔明代〕

    香风袅袅透纱幮,云母窗前月吐珠。

    谁挟青娥踏歌去,隔花飘过绣罗襦。

    绿杨垂影覆雕檐,铃铎无声玉漏添。

    满院月光春似海,六街齐上水晶帘。

    琼楼高阁锦云边,越女如花照绮筵。

    舞罢石榴裙带缓,侍儿扶过玉阶前。

  • 送张山人归始安兼寄汪伯耳

    李云龙 〔明代〕

    二月春江深,送君归故林。

    绿波与碧草,一倍伤离心。

    故人在天末,欲往隔湘阴。

    相见烦相问,多愁年鬓侵。

  • 送李美发・其一

    李云龙 〔明代〕

    结束藤花箧,长谣去海滨。

    千山初跃马,万里独依人。

    是事犹存舌,随场且见身。

    为君谢长剑,今日有风尘。

  • 杨元孺都督移镇狼山招集海珠寺即席赠别

    李云龙 〔明代〕

    玉帐迎春发,翩翩向海东。

    桃花初跃马,杨叶待弯弓。

    两岸牙旗影,中流画角风。

    息徒双树下,揖客一尊同。

    剑喜雌雄合,诗誇竞病工。

    停筝伫素月,把酒送归鸿。

    淮海长天外,沧溟一望通。

    先声播狼岛,清啸彻蛟宫。

    鹅鹳呼天外,鼋鼍拜浪中。

    沧溟从此去,鹏路正无穷。

  • 寓虎丘李如谷观察过访

    李云龙 〔明代〕

    三尺匡床千顷云,捲帘终日坐氤氲。

    欲扳琼树方劳梦,正对梅苍忽遇君。

    解带青山浮翠近,和歌啼鸟隔林闻。

    知从汉水新停节,携得芳兰满袖芬。

  • 咏梁幼宁先生庭前菖蒲花

    李云龙 〔明代〕

    忽见尧时韭,春生百草先。

    萧疏依锦石,朝暮漱寒泉。

    九节削绿玉,三花淩紫烟。

    载歌新野乐,长奉九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