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名氏的诗文
68 / 69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五言诗四首 四
学问非今日,[唯](〖维〗从龙晦说改)须[积](迹)年多。
[□](郭沫若补「请」字)看[千涧](阡𫈉)水,万合始[成](城)河。
(后四字均从翮沫若说改。
以上四首,出处均同前。
)(按:卜天寿《论语》抄本后附抄五绝六首,郭沫若以为仅第一首为卜无法寿自作,龙晦则以为第一、第五首皆出其自作。
除其自作之一二首外,余皆系抄录旧作,二家意见大致相同。
今收第一、第五两首入本书卷四卜天寿,余皆收于此。
)。
-
句 八
人生壹世,草生壹时。
(以上均录自《考古学报》一九八○年第一期刊长沙巿文化局文物组撰《唐代长沙铜官窰址调查》。
)(按:唐代长沙铜窰窰址,在今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
长沙市文化局于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八年间加以发掘调查,得器物二千余件。
以上所录各诗,均题于器物之上,多写于壸嘴或盘碗内底。
其中六言诗一首,为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中四句,即韦承庆《南行别弟》诗。
二诗已收入《全唐诗》。
)(另有俗语若干条,未录。
同时所出有纪年之器物凡三件,录如次:「元和三年四月卅日造印子由子宰记。
」「大中玖年正月廿八日书记。
」「大中拾年拾日参造鼓价。
」)。
-
箜篌谣
结交在相得,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人(一作「真」)。
不见高颠树,摧杌下为薪。
岂甘(一作「目覩」)井中泥,时至出作尘。
(见《文苑英华》卷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