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谒饶平始迁祖枢密公祠墓作示族人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八百年前旧精舍,左挹凤皇右天马。

    南州迁客宋枢臣,当年结屋金山下。

    梅州刺史告养归,白云子舍留春晖。

    元镇元龟赠诗在,足令光彩生莱衣。

    琴峰苍苍郁元气,屹立丰碑枢密使。

    谁其铭者王梅溪,并勒无忧半收字。

    宋颠元蹶须臾耳,朱明五叶称天子。

    故宅先坟一旦迁,谁意村居变城市?辛苦荆州老广文,家书催促弃官奔。

    麻衣雪立恳不得,玉棺朝启先臣坟。

    坟迁城南宅城北,金山琴峰如故色。

    朱都御史杨邑侯,重为名门表通德。

    佥判有弟鄞江边,祖典遥数乃吾先。

    程江风雨韩江月,海云台岛径三迁。

    仗剑归来人事改,故居只有青山在。

    光绪朝距成化朝,转眼沧桑几己亥。

    宝莲寺畔神道碑,风雨剥蚀屃赑移。

    檐瓦苔青作古色,城北更拜金山祠。

    岂必山前胜山后,但贵宗□能世守。

    孙枝万叶遍东南,自幸能归奠尊酒。

    山城遗俗朴不华,惟耕与读真生涯。

    勉哉兄弟各努力,勿愧先邑称名家。

  • 黄香铁先生故宅有楼翼然,今斥为酒家矣,与客饮此,追话遗事,感赋六绝句・其三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草堂遗集尽风流,欲问诗中几酒楼。

    依旧壶卢山色好,不妨才语谶千秋。

  • 李湘文邀同雪澄、实甫、陶阳二子上涌村啖荔枝作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东村有荔枝,西村有荔枝,南村有荔枝,北村有荔枝,村人看客衔尾舟来时。

    双轮在前画舫随,入涌涌路歧复歧,汽笛鸣使村人知。

    村人有约远迎客,村童村妇纷来窥。

    几成看杀卫叔宝,荔枝树下人争围。

    岂知老饕苍髯已三尺,馀客亦复鬑鬑皆有须,但动食指思朵颐。

    是时荔枝半生熟,青红满眼光陆离。

    荷包太早桂味迟,五月黑叶方垂垂。

    采之满筐出供客,更令饱饫兼僮厮。

    我舟泊处上有丞相祠。

    但能耕稼魏公庄,岂必识字为佳儿。

    村居若有千树荔,更用千户侯何为?维闽与粤荔枝国,各有佳品因时宜。

    君谟作谱起聚讼,彼优此劣词何支。

    我生于闽长侨粤,有荔枝处皆尝之。

    平生嗜荔如嗜色,情人之眼皆西施。

    少年最爱十八娘,至今追忆神犹驰。

    自来岭南日啖三百颗,临风辄念天人姿。

    门书荔子甲天下,已生荔子生梅妃。

    梅妃生闽杨妃粤,杨妃宠盛梅妃衰。

    人间选色论品目,两皆尤物天所遗。

    亦如荔枝各具色香味,相看不厌、不见常相思。

    奈何玉环不自爱乡味,坐令蜀产称珍奇。

    蜀荔之佳万万逊闽粤,维髯蜀客亦谓言非欺。

    惜髯但啖粤荔未到闽海湄,惟应楚客粤归足傲道州老,此来非早仍非迟。

    亲解海山仙人绛罗襦,临江况复将别离?江天过午村鸡啼,满船载得荔枝去,濛濛烟雨遮船旗。

  • 春愁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一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大江日夜东,流尽古今事。

    安知古恶溪,今乃名善地。

    严城滨江立,置守称郡治。

    城北为金山,银山自西至。

    日夜金银中,最难得廉吏。

    西北气肃杀,害常寓于利。

    韩山何峨峨?隔江若相避。

    千古侍郎亭,独无金银气。

  • 东山春思・其二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云壑风泉入画图,水帘亭畔客怀孤。

    海桐花发山桑熟,细雨春林叫鹁鸪。

  • 忆上杭旧游・其九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万峰顶上访前朝,龙刨相传出禦窑。

    皇觉天人遗象在,家家齐捧佛香烧。

  • 梅子・其二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微糁晶盐味更多,儒酸也备席珍罗。

    调羹至竟无他术,鼎鼐功成一味和。

  • 元夕无月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 西园重见诗畸刻本,为之黯然

    丘逢甲丘逢甲 〔清代〕

    斐亭钟断阵云阴,杳杳相思八桂林。

    一卷琳琅才子语,十年锁钥老臣心。

    传人妄计先灾木,割地谁知竟赂金。

    重检残编春院夕,五更红烛泪痕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