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猛虎行

    李锴 〔清代〕

    走马射猛虎,可杀不可玩。

    道旁呻吟人,固知少柔曼。

    老父前过之,劝君且强饭。

    昔我少年时,短小复精悍。

    二十塞瓠子,十五征善鄯。

    短刀挥秋风,快马白于练。

    生死不后人,论功拙为衒。

    白头归故乡,今作侯家佃。

    去去毋自苦,还家学格五。

  • 气出唱

    李锴 〔清代〕

    宁北山,有人上下五色随飞烟。

    谢陶正,却不顾,乃含生于火,传体若薪。

    我欲从之长死,死则浑沦一气超炎燀。

    回视故乡,一何漫漶,骨肉为土精血埏。

    顾以离愁沈痛之火,陶我以甄。

    鹪鹏闻之大笑,望醯鸡而耸肩。

    垂天之云,自东飞来,屏息歆羡,蟪蛄教我以大年。

  • 董逃行

    李锴 〔清代〕

    傅应龙以翼,咄嗟升天。

    下视九州,人民薨薨蠕蠕。

    薨薨蠕蠕,曾何足与言。

    吾谁从乎董逃。

    爽鸠不死,齐姜奈何。

    黄帝尧舜,乃有阳周与苍梧。

    北邙之土,土不异色,安辨夫贤与愚。

    吾谁从乎董逃。

    世所谓大故,天运冥冥以迁化理。

    不拒蹠又安得拒惠。

    齿亡舌存,谁则云然,其为后先胡以异。

    吾谁从乎董逃。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大火铄金,曾不若百忧销肌。

    欲斩艾之,膺有败纰。

    膺有败纰,浸淫而化涕洟。

    吾谁从乎董逃。

    五柞山崔崔,中有云母滑如脂。

    旦夕哺之如哺糜。

    天门一以开,塞兑阖户资丸泥。

    吾谁从乎董逃。

  • 易十六淑南许为我作萝村图诗以识之

    李锴 〔清代〕

    淑南许作萝村图,满纸为我扫古翠。

    秋林护石溪入云,一尺一寸期有味。

    凿空构虚固以变,不妨古拙兼狂肆。

    沈冥黯淡妙入神,逼迫山鬼幽阴至。

    用通大钧造物理,飞笔走墨臣行意。

    我有青藤杖,尝之山之垂。

    我有乌角巾,尝临水之湄。

    盘阴傥遇息阴者,此卷卢胡笑所为。

  • 扫草子

    李锴 〔清代〕

    北风晨萧萧,柳箕枲其帚。

    父老何所之,宿草栖予亩。

    一母百其子,亦足糊予口。

    扫之扬其根,终日不盈斗。

    道周坐白沙,哀哀啼寡妇。

    玄驹羞其穴,田鼠西北走。

    众庶实每生,谁能坐相守。

    淅米必以水,凿谷必以臼。

    父老聊归休,父母在女右。

  • 漫与

    李锴 〔清代〕

    老怀徒漫与,世事懒相干。

    路阻崔亭伯,天羁管幼安。

    升沈嗟烂熟,交接畏多端。

    岁晚幽兰曲,虚堂自一弹。

  • 不见・不见西邻好

    李锴 〔清代〕

    不见西邻好,当时及老成。

    浮云随雨散,春草入秋生。

    旧俗悲前事,新愁惑旅情。

    哑哑乌鹊语,犹作故林声。

  • 可惜

    李锴 〔清代〕

    徒有千秋意,无由质古人。

    此生良可惜,他日得谁论。

    乾鼠藏多秘,飞龙好必真。

    等身书卷在,糟粕厌空陈。

  • 藏公生塔落成喜赋

    李锴 〔清代〕

    岂必造生塔,为公终此心。

    后来传好事,君子或知音。

    古道久不作,交情多面深。

    沃洲山下路,曾见几人寻。

  • 读先太傅宁远伯传敬赋长律十四韵

    李锴 〔清代〕

    有汉推猿臂,前朝重虎臣。

    茧丝宁作障,执秩足其民。

    半壁凭榰柱,群陬失抚循。

    蛮氛裁左戢,羌事复西论。

    雷火先声疾,乾坤血战频。

    竞传边立靖,敢信策称神。

    维嬖疑诛赏,论功屡屈伸。

    直将成贝锦,谁肯恤劳薪。

    献纳更三相,权衡赖一人。

    廉颇容善饭,新息偶全身。

    异代山河改,王家典籍新。

    语方崇起剪,名竟躐甘陈。

    小子诚无赖,穷年不自振。

    匣中遗故剑,每夜泣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