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其二

    鲍瑞骏 〔清代〕

    叩马何人亦急装,延秋门外晚苍凉。

    漏师遮莫憎回纥,召衅无端罢李纲。

    此日西风寒翠盖,当时明月按《霓裳》。

    可怜火照骊山夜,白发宫嫔殉上皇。

  • 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其三

    鲍瑞骏 〔清代〕

    行在传闻赋《子虚》,游河巡洛此爻闾。

    庙谋未定迁都议,天使犹劳谕蜀书。

    七校星霜辽海卫,九衢花柳岛人居。

    谁知荐寝樱桃熟,空盼清尘豹尾车。

  • 笈甫藏有袁候台瓦研属作长歌纪之

    鲍瑞骏 〔清代〕

    铜雀台瓦良研田,此瓦乃在铜雀先。

    色青而紫厚以寸,池窊半月潴松烟。

    磨墨如暗欲雨润,瑟瑟缀若明珠悬。

    诸花香处呼璧友,沈檀之匣铭词镌。

    竹垞目以宴友瓦,得毋考据讹相沿。

    文曰建安三年造,斯时河北方炎炎。

    袁曹两雄不相下,土木何得兴戈鋋。

    吾闻南皮有台二,或者袁候之遗埏。

    当其虎视冀州日,官渡未战犹瓦全。

    穹窿百尺用侦敌,吸尽兵气归陶甄。

    相传夜深发光怪,异香腾作龙蜿蜒。

    野火烧残败苔渍,争墩一例言詹詹。

    否则陈因太仓粟,鸠工适值浮瓜年。

    区区胡椒且八百,况乃瓴甋崇观瞻。

    五官中郎敬爱客,想见射雉同游畋。

    哀来乐往感丝竹,金碧鳞鳞辉画檐。

    不知何时琢为砚,残膏一滴江湖沾。

    宜城驿入昌黎记,景山赠赖欧公传。

    世间古物等飘瓦,获之奚翅真珠船。

    呜呼!人生安得如汝坚,背有汉隶神宛然。

    缁布纹深尾则断,亦犹割据留山川。

    袁家父子固豚犬,曹家兄弟终猜嫌。

    流连香履有深意,木妖早兆漳河堧。

    知君好古自一癖,岂以人废相针砭。

    魏三祖集君所弆,曩者汉上遭师熸。

    呜呼!一得一失皆前缘,非此那伴君家毡。

    会看涤笔记神砚,压到寿贵公侯砖。

  • 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其一

    鲍瑞骏 〔清代〕

    吹角城头变徵声,艨艟海上剧纵横。

    天留往岁吞吴恨,势迫贤王许越成。

    请地欲营三窟狡,登坛畴令一军惊。

    仓皇自趣潼关战,遂使豺狼到两京。

  • 和子年八兄读唐书感事・其四

    鲍瑞骏 〔清代〕

    灵武旌旗剑阁回,都人流涕旧蓬莱。

    藏金不分输骄卤,贡荔居然酿祸胎。

    陌上铜驼丛棘满,市中玉匣劫灰来。

    韶州一祭情应悔,其奈零铃夜雨哀。

  • 造墨歌

    鲍瑞骏 〔清代〕

    昔人造墨烧古松,今之焚膏毋乃同。

    板屋松阴跨幽涧,下有流水鸣淙淙。

    壁如蜂窠纸如幔,参差镫影纱笼中。

    承镫以碗碗注水,水与火济凝烟浓。

    液融鹿角香喷麝,阴房疑捣红守宫。

    涂脂从印燥不滓,枪金细字蟠虬龙。

    程方遗制效奚李,厥贡后数曹家工。

    家传古井清且冽,云与易水灵源通。

    烟轻胶旧井华孕,紫玉一笏隃麋空。

    荒唐谁说十万杵,杵以万杵坚于铜。

    尤其伪者渗以漆,光则黝然不可砻。

    罗家银墨广陵散,色如碧叶秋来红。

    紫雪之精郁灵气,西陂小景模吴淞。

    再和之法亦一瞬,几人犹弆吴绫封。

    龙宾十二落谁手,磨人磨墨俱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