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玉峰

    牛焘 〔清代〕

    郡城风雨别匆匆,春尽花阑马首东。

    白腊云深留倦鸟,青毡岁久听归鸿。

    消闲曲蘖思吟伴,经乱诗篇付信筒。

    读罢知君块垒甚,何时把酒一消融。

  • 夜听溪声

    牛焘 〔清代〕

    避嚣终秘响,入夜始分明。

    风过篁犹韵,琴停月有声。

    在山原洒落,出涧亦清铿。

    拟作诗人枕,秋怀向五更。

  • 元日感怀

    牛焘 〔清代〕

    到此才三日,离家已隔年。

    风光仍似旧,岁月忽相煎。

    元日俗多讳,屠苏我不先。

    韵华赋锦瑟,一柱一条弦。

  • 拟四时白纻舞四首

    牛焘 〔清代〕

    雁行斜倚十三弦,朱弦玉柱罗象筵。

    娇喉逐莺啭,茜袖迎风翩。

    柳腰不如弓腰软,踏尽阳春落花天。

    清歌入拍起旋娟,飞管促节舞少年。

    香尘萦宝袜,飞絮湿钿蝉。

    鱼沉雁落惊风雨,贴地凌波步步莲。

    商声哀怨转愁颜,短歌留目未肯前。

    鞋尖浑无力,蛾眉澹秋烟。

    含思宛转恨绵绵,青春一去不复还。

    转愁作娇舞衣寒,含笑一转私自怜。

    云裳撩翠靥,锦袖拥翘鬟。

    回眸立见黄金赐,罗衣纷纷雪花砖。

  • 茉莉花二首

    牛焘 〔清代〕

    瓣似寒梅臭若兰,三分雪意缀东栏。

    花开盛夏偏嫌热,一雨生凉耐久看。

    静夜闻香不见花,碧云流影透窗纱。

    此花气味宜幽澹,一种鬘华爱月华。

  • 金沙江西行十首・西行

    牛焘 〔清代〕

    西行无热客,一路傍寒流。

    风雨边关夕,江山落叶秋。

    斜阳馀战垒,野渡舣渔舟。

    此日田家乐,劳生得四休。

    落日大江头,江分远近流。

    华阳此黑水,塞月古梁州。

    沙岸晴飞雨,渔灯夜泊舟。

    吟诗怀往哲,万里有高楼。

    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

    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

    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

    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

    片石磨寒月,五花镌赤纹。

    铜曾标汉柱,鼓拟篆周文。

    宝镜澄秋水,苍苔翳片云。

    摩挲开合迹,莫问故将军。

    岩关横绝处,石栈曲盘盘。

    寒月临江白,悲笳入夜阑。

    草枯云磴滑,叶落马蹄干。

    此日边亭吏,黄昏下钓竿。

    旧是桃源路,仙庄幸可居。

    人供牛米外,家有鹤租馀。

    石影来唐朮,仙踪托子虚。

    遐荒多僻事,闲话意何如。

    鬼斧削何平,天低一石撑。

    火云连蜀栈,红日拥霞城。

    猿狖愁宵渡,鼯鼠伏昼鸣。

    定知横槊客,对此怯谈兵。

    江水当门绿,幽栖百虑融。

    烟霞红叶岸,鸡犬白云中。

    果熟收寒栗,蔬香摘晚菘。

    此乡无梦寐,一夜听松风。

    山市霭晴岚,山光一抹蓝。

    春归铜柱北,花发铁桥南。

    风暖香抽麦,江晴晓浴蚕。

    鼠姑连岁好,留醉客停骖。

    沙岸绿沄沄,江晴暖欲曛。

    碧融千嶂雪,绿涨一川云。

    犀浦野花发,螺塘塞草薰。

    村村农务早,布谷趁春分。

  • 题楚有才廛后小集轩

    牛焘 〔清代〕

    负郭环溪斗室开,芝廛深处绝喧豗。

    遥山近水琴三弄,秋月春花酒一杯。

    几席卧游谈往事,风尘小隐识仙才。

    凭栏自是饶佳兴,会有云林泼黑来。

  • 初至阿墩子三首・其一

    牛焘 〔清代〕

    山围碧玉似环城,天作穹庐四壁撑。

    晓日拨云添远岫,幽溪入夜带秋声。

    寒封白马霜前雪,瘴落沧江雨后晴。

    此地宾鸿飞不到,吟蛩唧唧寄孤鸣。

  • 金沙江西行十首・其三 石鼓江

    牛焘 〔清代〕

    山拥青螺色,波环碧玉城。

    江流石不转,滩静月无声。

    路似曾经渡,人犹此岸行。

    残碑夕照里,回首没榛荆。

  • 简州司马荣仲芳同年

    牛焘 〔清代〕

    忆别京华三十春,自惭名利久埋尘。

    闲寻旧雨论芳谱,曾赋清风识故人。

    别驾有才今画诺,边州无事即经纶。

    青毡愧我疏儒术,但把醇醪佐拊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