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其三 吴主权

    牛焘 〔清代〕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

    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

    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 登玉皇阁

    牛焘 〔清代〕

    云气碧岧峣,琳宫瞩望遥。

    松阴穿石径,烟磴入山腰。

    壁岸龙归雨,楼高凤在霄。

    上清疑可接,万虑静中消。

  • 初夏

    牛焘 〔清代〕

    相约携柑去,闲闲十亩桑。

    秧分春酿熟,麦刈野炊香。

    鸟语听犹滑,蝉吟曳渐长。

    郊原方待插,一雨涨芳塘。

  • 春日郊望

    牛焘 〔清代〕

    为农兼学圃,有粟慰饥寒。

    濯濯芙蕖美,花花世界宽。

    一春劳望杏,九畹胜滋兰。

    偿取芳膏润,应怜稼穑艰。

  • 消夏杂咏六首・其二 听鹧鸪

    牛焘 〔清代〕

    古木苍苍挂夕晖,青山影里鹧鸪飞。

    啼禽渐向云深处,我欲携琴傍翠微。

  • 消夏杂咏六首・其一 溪桥散步

    牛焘 〔清代〕

    溪桥流水自潺潺,信步郊原俗虑删。

    野老灌园机事息,数椽茅屋对青山。

  • 雨后

    牛焘 〔清代〕

    骤雨忽倾盆,遥空洗瘴氛。

    山鸣涧争溜,窗豁竹移云。

    蛙鼓连畦碎,莺簧隔树闻。

    边城歌解阜,绝胜谱南薰。

  • 祭芭蕉龙

    牛焘 〔清代〕

    藤树密重重,灵蕉带雨浓。

    何人曾梦鹿,此地旧潜龙。

    云气终朝幻,泉源一脉钟。

    神来无殿宇,山半绿苔封。

  • 红崖道中望定西岭

    牛焘 〔清代〕

    落日半衔西岭上,暮烟初起石桥头。

    千盘磴道穿云出,万壑松溪逐涧流。

    蒙段杳矣黄土迹,河山顿改碧榆秋。

    君看万里归图籍,虎视雄关作寺楼。

  • 走雪行

    牛焘 〔清代〕

    滇之西迤临西路八千,擦木乌斯相勾联。

    我朝羁縻二百载,金天月窟通人烟。

    传闻鸟道入蚕丛,中有雪山高插天。

    雪山横亘路邈绵,穷冬雪花俨抛砖。

    寒雕不下蓬婆塞,土貊天狗尽伏跧。

    行人到此抚膺叹,莽莽不辨坤与乾。

    野炊正愁无薪刈,羸马苦饥啮寒毡。

    悲风怒号山君啸,岩倾夜半雪雷阗。

    土囊涸封火井塞,石栈高低见平平。

    平平只道路坦夷,谁知下有九重渊!五丁龌龊还裹足,夸父趑趄怯争先。

    阴霾入夏开新霁,驱策髦犛导先鞭。

    蜎行蠕动何蹒跚,附尾蹑踵鱼贯穿。

    跬步咫尺人鬼异,于斯寄命徒苟延!况复长途八百里,曼衍延袤号长川。

    长川乍入琼瑶圃,雾淞花开碧玉莲。

    僵魂夜拟冰蚕卧,冻魄晓惊曲木卷。

    此时岩石尽皴裂,手足皲瘃无完全。

    重者堕指轻鱼烂,铄骨露筋百无痊!我闻此语重叹息,心诧行人意转怜。

    农夫平尺歌三白,灞桥驴背耸吟肩。

    桃花靧面粉匀袖,红炉宴罢舞旋娟。

    谁似行人踏雪苦,踏雪行人九死还!吁嗟呼,汉家边塞勤远略,全师夜半渡祁连。

    阴山六月冰犹冽,未战身先雪里填!雪里白骨堆如阜,将军铭功勒燕然。

    复有孤臣栖海畔,吞毡咽雪十九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朝奏夕贬潮阳路,空悲遗骨瘴江边。

    自古徇名同徇利,徒留青史姓氏传。

    雪山祗今峙西域,正当太白井鬼躔。

    分明天险划夷夏,谁驱迫尔蹑西偏。

    幸逢太平通九译,奢心捃载夸腰缠。

    从来雪地与冰天,浇不冷,热客肠,黄金白骨相熬煎,贾而欲赢何恶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