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杜审权

    佚名 〔唐代〕

    座主审权,门生处权,可谓权不失权。

    (见《南部新书》卷丁)(按:《全唐诗》卷八七六录此条不全,今重录。

    )。

  • 患目鼻人互嘲(题拟。以下嘲谑)

    佚名 〔唐代〕

    眼能日月盈,为有陈根委。

    (齆人先咏侧眼人)不别似兰斯,都由鴈门紫。

    (患眼人绩下句。

    见《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启颜录》)。

  • 卢光稠未举南康时谣

    佚名 〔唐代〕

    卢破黎头出,李子始花开。

    潭深鱼正聚,杨柳两边栽。

    (《九国志》卷二《谭全播传》)。

  • 又歌

    佚名 〔唐代〕

    明明在上兮天子圣,四方取则兮我公令。

    疲民苏息兮公之政,一日将去兮,谁泎我之性命。

    (均见《全唐文》卷五一○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引)(〖1〗《修中岳庙记》:「上四年,用大司计侍郎为丞相。

    其明年,以我相秉枢机,我公掌纶诰,宜为避嫌,遂自合下拜河南尹。

    将辞,上悄然谓公曰:『前时洛水为灾,洛民大溃,四走无远,至有没死者,岂胜其寃耶。

    而公今去,我无东顾之患矣。

    』公既至理事,先以恤民为寄,活生瘗死,大开廪庾,赈贫乏,饱饥膓,暖寒体,极于畿甸。

    而又蠲逋租,省徭赋,俾安稳其起居,勤强其事业。

    故远迩之民,相贺而歌曰〖略〗。

    又歌曰〖略〗。

    」杜文澜《古谣谚》卷八一云:「案《全唐文》称李方郁为建中时人。

    今考建中为德宗年号,而建中之号仅有四年,其明年则为兴元元年,文内叙述,又与时事不其相符。

    惟据连枝台座之语,知尹河南者为时相之昆弟耳。

    俟考。

    」)。

  • 清源郡人为薛昱歌(题从《古谣谚》卷二七)

    佚名 〔唐代〕

    郡号清源,官有清德。

    (《嘉庆一统志》卷二六四)(〖1〗《嘉庆一统志》:「唐薛昱,天宝中为清源太守,郡人哀曰〖歌略〗。

    」)。

  • 选人为崔沔王丘歌(题拟)

    佚名 〔唐代〕

    沔人澄明澈底清,丘山介直连天峻。

    (见三长物斋刊本《颜鲁公文集》卷五《通议大夫守太子宾客东都副留守云骑尉赠尚书左仆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引)(记云:「明我〖开元十四年〗,入朝,分掌十铨,公与王丘为选人所歌曰〖略〗。

    时人韪之。

    」按:《全唐诗》卷八七六女作时人语,二句互乙,文字有数处不同,故重录之。

    )。

  • 无题(斯五五五八)一首

    佚名 〔唐代〕

    池台楼观非吾宅,百年还同一宿客;无常忽至即分篱(离),各自东西如路陌。

    唯有冤家不相放,罪福前途相执当;冥官依业断形(刑)名,遮莫王公及宰相。

    生鬬英雄死论福,贵贩(贱)更无别地狱。

    天堂不是选家门,但使回心修作福。

    君不见阎浮流转暂时间,何须苦欲求名利;徒劳积业自綊(挟)身,随陷三途觅富贵。

    过去王侯数百千,若个久住得长年;良贱有生皆有死,一朝命尽总虚然。

    空来空去皈本体,直为迷情不开解。

    贪多畏小不知休,总是阿鼻地狱债。

    切见愚痴世上人,金(今)生不惜未来身;朝朝暮暮多愁苦,积宝如山犹许(诉)贫。

    唯富唯悕(恡)转更贪,子细寻思几许堪;多求积贮蒙辽(缭)乱,死去只得一钱含。

    一去冥冥百不知,忽然与世即分离;万物怨(宛)然无一分,唯有善恶并相随。

    一切恩情今隔断,何得哭泣相呼唤!生死异路当头行,各自归家更觅伴。

  • 晚秋 一

    佚名 〔唐代〕

    戎庭缧绁向穷秋,寒暑更迁岁欲周。

    斑斑泪下皆成血,片片云来尽带愁,朝朝心逐东溪水,夜夜魂随西月流。

    数度恓惶犹未了,一生荣乐可能休。

  • 忽有故人相问以诗代书达知己两首 一

    佚名 〔唐代〕

    忽闻数子访覊人,问着感言是德邻。

    与君咫尺不相见,空知日夕泪沾巾。

  • 晚次白水古戍见枯骨之作

    佚名 〔唐代〕

    深山古戍寂无人,崩壁荒丘接鬼邻。

    意气丹诚□□□,惟余白骨变灰尘。

    汉家封垒徒千所,失守时更历几春。

    此日覊愁肠自断,□□到此转悲辛(原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