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梵志的诗文
21 / 3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诗(幷序) 三十四
你孝我亦孝,不绝孝门户。
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
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
耶娘不采括(张改作「睬聒」),专心听妇语。
生时不恭(一作「供」)养,死后祭泥土。
如此倒见贼,打煞无人护。
-
诗(幷序) 二十三
寺内数个尼,各各事威仪。
本是俗人女,出家挂佛衣。
徒众数十个,诠择补[纲](刚)维。
一一依佛教,五事总合知。
莫看他破戒,身自牢住持。
佛殿元不识,损(一作「捐」)坏法与衣。
常住无贮积,家人受寒饥。
众厨空安灶,粗饭当房𠯈(项校作「吹」,为「炊」音讹)。
只求多财富(一作「宝」),余事且随宜。
富者相过重,贫者往还稀。
但知一日乐,忘却百年饥。
不采生缘瘦,唯愿当身肥。
今多损却宝,来年更若为?
-
道情诗
我昔未生时,冥冥无所知。
天公强生我,生我复何为?
无衣使我寒,无食使我饥。
还你天公我,还我未生时。
(此首唐释皎然《诗式》卷一《跌宕格二品·骇俗》中引之,郑辑本未收。
)(〖1〗《全唐诗编剧补遗》卷二据《云溪友议》收此诗,今删去。
异文录如次:首句作「天公未生我」,三句「强」作「忽」,五句「使」作「遣」,六句「使」作「遣」,六句「使」作「令」,七句「你」作「尔」。
)。
-
回波乐 一○○
知识相伴侣,𫏐时不觉老。
面皱黑发白,把杖入长道。
眼中冷泪下,病多好时少。
怨家乌枯眼,无睡(张录作「眠」字)天难晓。
朝夕乞𫏐时,百长(张改作「年」)谁肯保。
使者门前唤,手脚婆罗草。
-
回波乐 四十五
□□□□料,并是天斟酌。
贮积拟孙儿,论时几许错。
死活并由天,贫富□□□,□(陈补「己」字)饿畏儿饥,从头少一杓。
(以上皆见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后列宁格勒分所藏敦煌写卷,卷末题:「大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诗一百一十首,沙门弘忍写之记。
」写卷前半不存。
转录自《敦煌学》第十二辑〖一九八七年出版〗刊陈庆浩《法忍抄本残卷王梵志诗初校》。
所据为苏联藏列一四五六卷。
另参项楚《列一四五六号王梵志诗残卷补校》。
又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补遗》收七首残诗,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录《回波乐》七首、《隐去来》二首,附收诗七首,今均取以参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