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乐 八十七

    王梵志 〔唐代〕

    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

    行即食天厨,坐时(一作「即」)请月(一作「日」)料。

    得禄四季(一作「贵」)领,家口寻常饱。

    軄田佃人送,牛马足䜺草。

    每日勤判案,曹司无阓闹。

    差科能均平,欲似车上道。

    依(一作「衣」)数向前行,运转处处到。

    既能强(一作「经」)了官,百姓省烦恼。

    一得清(一作「青」)白状,二得三上考。

    选日通好名,得官入京兆。

  • 王梵志 〔唐代〕

    兄弟宝难得,(「宝」,张锡厚录作「实」。

    )他人不可嗔。

    (「嗔」,伯三五五八、斯三三九三卷作「亲」。

    ){亻|口/工}(关校本作但。

    )寻庄子语,手足断难论。

    (「断」,伯三五五八卷作「但」。

    )。

  • 诗(幷序) 六十五

    王梵志 〔唐代〕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项校「怕」)死汉,何以(张改「似」,项校「异」)叫(项校「叩」)头虫。

    (以上三首,张锡厚分为五首,似未允。

    )。

  • 回波乐 六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

    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

    能悉佛性眼,还如暗里墨。

    计此似神通,输回有智力。

    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

    佛在五荫中,努力向心克。

  • 二三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对客饮,卓立莫东西。

    (「卓立」,斯三三九三卷作「侧立」。

    )使唤须依命,弓身莫不齐。

    (「弓身」,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斯四六六九卷作「躬身」。

    )。

  • 七十

    王梵志 〔唐代〕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大」,斯三三九三卷作「有」。

    )直为岁年多。

  •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鵶鸣。

  • 回波乐 八十八

    王梵志 〔唐代〕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一作「欲」)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

    平明欲(一作「饮」)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一作「饮」)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一作「大」)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着。

    同时小去(一作「少出」)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一作「食」)药。

    生(戴校「圣」)佛不拜礼(一作「供养」),财色偏染着。

    白日趁身名,兼能依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 十一

    王梵志 〔唐代〕

    立身行孝道,有事莫为●。

    (「有事」,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卷作「省事」。

    )行使长无过,(「行使」,伯三六五六卷作「但使」,伯三七一六卷作「但知」,斯三三九三卷作「但能」。

    )耶娘高枕眠。

  • 王梵志 〔唐代〕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

    为人欲得别,(「人」,伯三六五六卷作「若」。

    )此则是兵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