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十

    王梵志 〔唐代〕

    贫人莫简弃,有客最须呼。

    但惠封疮药,何愁不奉珠。

  • 五四

    王梵志 〔唐代〕

    有势不烦意,(「烦意」,伯三七一六卷作「须倚」。

    )欺他必自危。

    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 五一

    王梵志 〔唐代〕

    典使频多扰,(「典使」,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典吏」。

    )从少(一本作饶。

    )必莫嗔。

    但知多与酒,火{卄又}不欺人。

    (「火{卄又}」,伯三七一六卷作「㺳火」,伯四○九四卷作「火芆」,张锡厚意当作「火艾」。

    )。

  • 回波乐 七十二

    王梵志 〔唐代〕

    不见念佛声,满街闻哭[响](向)。

    生时同毡被,死则嫌尸妨。

    臭秽不中停,火急须埋葬。

    早死无差科,不愁怕里长。

    行人展脚卧,永绝呼征防。

    生促死路长,久住何益当。

  • 回波乐 六十七

    王梵志 〔唐代〕

    一生不作罪,又复非修福。

    腾腾处俗间,游游觅衣食。

    衣食才以足,不事凡荣饰。

    此则是如来,何劳住西域。

  • 回波乐 六十

    王梵志 〔唐代〕

    吾有方丈室,里有一杂物。

    万像俱悉包,参罗亦不出。

    日月亮其中,众生无得失。

    三界湛然安,中有无数佛。

  • 回波乐 四十八

    王梵志 〔唐代〕

    教你修道时,使你得长年。

    他物实莫取,自物亦□□。

    □□□□□,□□□□缘。

    若无自他见,何处有心偏。

    如斯不得道,从君更问天。

  • 回波乐 二十七

    王梵志 〔唐代〕

    世人重金玉,余希衣内珍。

    细细辞名利,潮(项校「渐」)渐远嚣尘。

    贪痴日日灭,智境朝朝新。

    语你世上汉,阿都(项校「堵」)是良田。

  • 回波乐 二十二

    王梵志 〔唐代〕

    多缘饶烦恼,省事得心安(项疑作「安心」)。

    若能绝妄想,果成坚固林。

    舍[邪](耶)归六趣,毕竟去贪嗔。

    无尘复无垢,何虑不成真。

  • 回波乐 二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梦游万里自然,觉罢百事忧煎。

    欲见神身分别,思此即在眼前。

    圣人无梦无想,达士无我无缘。

    且寄身为庵屋,就里养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