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王梵志 〔唐代〕

    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

  • 七九

    王梵志 〔唐代〕

    见埿须避道,莫入污却鞋。

    (「污却鞋」,斯二七一○、斯三三九三卷作「汗脚鞋」。

    )若知己有罪,莫破戒持斋。

  • 十三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嗔约束,共语莫江降。

    (「江降」,伯三七一六卷作「江绛」,伯三六五六卷作「{马工}{马降}」,张锡厚疑应作「𤢐𤝷」。

    )纵有些些理,无烦说矩(郑校本云似应作短长。

    〖「矩长」,伯三七一六卷作「短长」。

    〗)。

  • 诗(幷序) 一一四

    王梵志 〔唐代〕

    愚夫痴杌杌,常守无明窟。

    沉沦苦海中,出头还复没。

    顶戴神灵珠,随身无价物。

    二鼠数相侵,四蛇推(项校「摧」)命疾。

    似露草头霜,见日一代毕。

    更愚丸(项校「遇刀」,张改「遇炎」)风吹,彼此俱无匹。

    贮得满堂金,知是谁家物。

    (以上皆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三,原卷为伯三八三三、伯二九一四、苏一四八七、二八七一。

    该卷有五首已收入《全唐诗补逸》卷二。

    )。

  • 四一

    王梵志 〔唐代〕

    长幼同欢(一本作「钦」。

    )敬,称尊莫不尊。

    (一本作「遵」。

    )(「称尊」,斯四六六九、伯四○九四卷作「知尊」。

    「莫不遵」,斯四六六九作「莫不从」。

    )且能行礼乐,乡里自称人。

  • 九三

    王梵志 〔唐代〕

    吾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

    青松四五树,绿豆西三窠。

  • 十二

    王梵志 〔唐代〕

    耶娘行不正,不事任依从。

    (「不事」,伯三七一六、斯三三九三卷作「万事」。

    )打骂但知默,(「默」,伯二八四二卷作「恩」。

    )无应即是能。

  • 回波乐 八十四

    王梵志 〔唐代〕

    身体骨崖崖,面皮千道皱。

    行时头即低,策杖与人语。

    眼中双泪流,鼻涕(一作「满」)垂入口。

    腰似断(一作「就」)弦弓,引气{口廋}喘急(一作「𪢐」)。

    口里无牙齿,强嫌寡妇丑。

    闻好不惜钱,急送一榼酒。

    前人许赐(一作「赐许」)婚,判命(一作「死」)向前走。

    迎得少年妻,褒扬殊面首。

    傍边干咽唾,恰(一作「怜」)似守碓狗。

    舂人收糠将,舐略(项校「掠」)空唇口。

    忽逢三煞头,一棒即了手。

  • 七一

    王梵志 〔唐代〕

    贷人五𥐿米,(「𥐿米」,伯三七一六卷作「斗」。

    )送还一硕粟。

    (「硕」,伯三五五八、伯四○九四卷作「石」。

    )算时应有余,剩者充臼直。

  • 四七

    王梵志 〔唐代〕

    见贵当须避,知强远利他。

    (「利」,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卷作「离」。

    )高飞能去纲(按当作「网」。

    )岂得值低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