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八

    王梵志 〔唐代〕

    梵志翻著袜,人皆道是错。

    乍可剌你眼,不可隐我脚。

    (《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诗话总龟后集》四三引山谷语收此诗。

    文字同,今删去。

    《林间录》卷下引此诗,「乍可」作「宁可」。

    )。

  • 一○二

    王梵志 〔唐代〕

    众生头兀兀,堂住无明窟。

    心里为欺谩,口中佯念佛。

  • 九一

    王梵志 〔唐代〕

    家贫从力贷,不得嬾乖佣。

    (「佣」,伯四○九四卷作「慵」。

    )但知懃作福,衣食自然丰。

  • 十五

    王梵志 〔唐代〕

    耶娘年七十,不得远东西。

    出后倾危起,(「起」,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斯三三九三卷作「去」。

    )元知儿故违。

    (「故违」,伯三六五六卷作「固违」。

    )。

  • 诗(幷序) 二十二

    王梵志 〔唐代〕

    道人头兀雷(郭谓即「兀硉」),例头肥特肚。

    本是俗家人,出身胜地立。

    饮食哺盂中,衣裳架上出。

    每日趁斋家(一本「家」前有「时」字),即礼七拜佛。

    饱吃更索钱,低头着门出。

    手把数珠行,开肚元无物。

    生平未必识,独养肥没忽。

    虫蛇能报恩,人子何处出。

  • 六七

    王梵志 〔唐代〕

    知恩须报恩,有恩莫不更。

    (「更」,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报」。

    )[更]在枯井中,(「更」字据伯三五五八卷补。

    )谁能重来救。

  • 王梵志 〔唐代〕

    昔日田真「分」,(「分」,据伯三五五八卷补。

    )庭荆当即衰。

    平章却不异,其树复还滋。

    (「复」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重」。

    )。

  • 回波乐 八十一

    王梵志 〔唐代〕

    祭四时八节日(此句衍一字),家家总哭声。

    侍养不孝子,酒食祭先灵。

    将(一作「总」)被外鬼哭,家亲本无名。

    一郡巡门鬼,噇尽捖鸣(一作「椀名」)声。

  • 七言

    王梵志 〔唐代〕

    生时不共作荣华,死后随车强叫唤。

    齐头送到墓门回,分你钱财各头散。

  • 五十

    王梵志 〔唐代〕

    有德之(一本作「人」。

    )心下,无才意即高。

    但看行滥物,若个是坚(郑本作「坚」。

    )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