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马杂诗

    郑孝胥 〔清代〕

    山街足楼阁,姝丽多倚市。

    借吾一榻风,梦入溪声里。

    松萝风飒然,双泉自奔泻。

    踞石而科头,白衣山人也。

    阴阳为之炭,不亏亦不盈。

    已余幽忧疾,始信泉有灵。

    溪馆无人至,松杉閟翠微。

    乌山底处似,沈范二公祠。

    溪声使人静,鸟语引熟寐。

    风从前山下,尽带松竹气。

    笔工亡古法,但于俗书宜。

    龙蛇入吾手,毛锥空尔为。

    雷奋雨百倍,云驰峰四移。

    山灵好才气,献此一段奇。

    摇兀竹篮间,怕云下密幄。

    银竹万丛鸣,先生梦徐觉。

  • 初日

    郑孝胥 〔清代〕

    初日垂杨自弄阴,晓风过处抵千金。

    麦梁万顷天如海,换尽诗人出塞心。

    人定从来易胜天,好将锦绣裹山川。

    卖刀买犊传新法,生聚何须待十年。

    三章约法未全颁,且可从容议入关。

    柳下先生狂作圣,祇将夜起示人间。

  • 食菜尾羹绿豆浇饭

    郑孝胥 〔清代〕

    鸡子调黄嫩似橙,芥根屡切不妨生。

    会心正在酸咸外,一啜闽中菜尾羹。

    憎浓喜淡理谁参,舌本荤腥渐不堪。

    绿豆冷淘浇白饭,何如莱菔苦中甘

  • 四月初五日夜直

    郑孝胥 〔清代〕

    仙人忍辱在高堂,绕指元来百炼钢。

    玉碎瓦全真好语,可堪悲壮出君王。

    班彪《王命论》犹新,又过今年甲子春。

    日者桥边休纵语,命中终恐是遗民。

    祈死谁知士燮哀,苟全性命且徘徊。

    王城依旧人如海,名德翻推褚彦回。

    十丈红尘日暮时,敝车羸马欲安之?年来已自耽岑寂,却为闻歌更惹悲。

    苑树宫墙返照黄,小窗净几味偏长。

    消磨一日吾何惜,便借衙斋作道场。

    人间怀璧能为罪,今日天家念匹夫。

    持是安归应自省,兵戈豺虎塞前途。

    鄜州杜老费清才,谁信忘家有此回?独寐凤城人未起,一窗斜月枕边来。

  • 孙师郑求题祖庭遗迹卷子

    郑孝胥 〔清代〕

    悲凉从军行,惨淡山水笔。

    是家多名士,累世见毛骨。

    奇石不可见,佛云今有图。

    殷勤畏庐叟,为作补天馀。

  • 四月二十日渡海

    郑孝胥 〔清代〕

    南行天转凉,向夕海愈绿。

    成连去何之,风涛自终曲。

    苦县道犹龙,于陵操如蚓。

    海若无是非,坐看落日尽。

    栖栖旋兀兀,忽忽复迟迟。

    赵女言微中,阿谁似若痴?箕斗不能神,独爱横天彗。

    借汝为扫除,一豁平生意。

    长歌还入关,垂老气更烈。

    挟山超海意,剩为儿女说。

    白日金腾涌,苍波雪散飞。

    海山与兜率,何处是真归

  • 使日杂诗・其二十

    郑孝胥 〔清代〕

    儿女倾城为送迎,老夫感涕欲纵横。

    达材成德真吾党,愿汝同扬一世名。

  • 述怀

    郑孝胥 〔清代〕

    夜起二十年,仓卒当此局。

    依然坐待旦,自顾殊录录。

    习气最难除,求治谁能速。

    先富而后教,解此意已足。

    为政好握权,一念等流俗。

    国侨以治郑,葛亮以治蜀。

    区区法家语,王道未易复。

  • 王道・其二

    郑孝胥 〔清代〕

    妖乱相寻二十载,弃礼灭义逮今日。

    哀之不若使身受,其气既馁将自失。

    王道荡荡天所开,舍世安归必无术。

    老夫何异马识涂,却指夷涂待豪杰。

  • 夜起庵杂诗・其三

    郑孝胥 〔清代〕

    息庵阿所好,赋诗必龙州。

    龙州我方壮,短后经三秋。

    边民幸安枕,将士和无尤。

    兴学乃吾罪,肇乱终难收。

    弹指二十年,沧海方横流。

    所学作何用,徒为知己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