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花二首・其一

    郑孝胥 〔清代〕

    朱颜弃我去,繁花为谁妍?春来当自惜,莫惜买花钱。

  • 续杂诗・其三

    郑孝胥 〔清代〕

    门外大江横,翻觉诗难好。

    吟就武昌花,寄与南皮老。

  • 偶占示石遗同年・其一

    郑孝胥 〔清代〕

    一世诗中豪,用意常在小。

    永叔故可人,举头惊飞鸟。

  • 郗超

    郑孝胥 〔清代〕

    丈夫傫然如繫囚,自断犹堪归隐邱。

    人间郗超不再得,纵有高隐谁复收?当时戴公剡中宅,精整乃与官舍侔。

    办资百万意奇绝,未用夷蹠穷推求。

    咄哉传约隐不果,慎勿轻诋渠非优。

    从来酸寒痼山水,焉取名节骄王侯。

    士人粗愿衣食足,鬼神靳汝宁相酬。

    嘉宾可作吾可隐,买山岂畏讥巢由。

  • 赠某孝廉

    郑孝胥 〔清代〕

    仁义既灰死,何时会复然?有人慕圣任,引为己所患。

    一朝欲舍去,究彼不二门。

    某甲业颇贱,哀子壮且醇。

    已矣幸少须,胡为浪踆踆

  • 栖霞市

    郑孝胥 〔清代〕

    街名最爱栖霞市,兵火荒村定几经。

    欲考江乘图彷佛,漫过茶肆客零星。

    溪流抱寺通渔艇,山色开门展画屏。

    闻说徐家存诰敕,可堪寻看伪银青。

  • 枕上

    郑孝胥 〔清代〕

    閒身急景暗中过,枕上方惊去日多。

    月影渐寒秋浩洞,柝声弥厉夜嵯峨。

    养生候密须逢子,学道心繁总著魔。

    是事故应思熟烂,不将美睡换奔波。

  • 孔子生日

    郑孝胥 〔清代〕

    尧舜与人同,孔子岂独异。

    而吾异孔子,高远若难至。

    绝世作妙语,出之一何易。

    古今万明哲,未必跻此地。

    假年欲学《易》,孰能解其意?造化虽无穷,日用理非邃。

    人莫不饮食,反省鲜知味。

    以此求圣人,或者得所志。

    死生何足道,后圣必相契。

    惜哉无孟轲,谁与告来世?世人乐久生,固以生为乐。

    乐生必恶死,佛老均束缚。

    圣云夕死可,岂谓甘冥漠。

    哭颜遂至恸,怀抱亦已恶。

    我生踰圣年,自省甚可怍。

    功名意颇厌,嗜好情更薄。

    生存何以遣,又不耽寂寞。

    鸟兽难同群,吾徒尤落落。

    古人或放达,纵酒以自托。

    儳然不终日,是非昧今昨。

    大哉死乎叹,乘化聊一噱。

    熟记老将至,时时欲息肩。

    不如有营者,汲汲常忘年。

    尼山不知老,劬学遗忧煎。

    犹云乐忘忧,其忧固难捐。

    孜孜毙乃已,治《易》姑勉旃。

    孔颜何所乐,寿夭从其天。

    老学若炳烛,吾意殊不然。

    多能实鄙事,作茧真自缠。

    颓然且放浪,如鱼跃于渊。

    毋为学所役,益智滋可怜。

    无忧岂非乐,至乐还随缘。

    纵老乐不改,以此得终焉。

  • 海藏楼杂诗

    郑孝胥 〔清代〕

    奋身欲何往,盘空殊未安。

    高楼一日成,截然如断山。

    脚跟愈坚牢,世态愈等閒。

    群嚣不易到,鸟语时间关。

    道人袖手人,所患犹多言。

    今年有新得,稍简应对烦。

    独居不负楼,种松待参天。

    妻子真我客,欢然来扣门。

    露台性宜月,我性爱登台。

    月岂与我期,台成月自来。

    从游者清风,披襟共徘徊。

    便当凌霄去,惜我非仙才。

    人间实污陋,孰能委形骸?可怜玷风月,抚膺暗生哀。

    碧海连青天,月逝我独回。

    楼东多栽竹,寄意在避俗。

    颇闻人惊嗟,新竹郁已绿。

    凛凛十万夫,森然态何肃。

    微吟向风前,和我以戛玉。

    吾诗岂轻作,对尔咏不足。

    未须矜岁寒,且为解热毒。

    移樱四十株,秾丽会成列。

    心知非我春,耿耿意不灭。

    当年空能狂,过眼才一瞥。

    对花欲抉目,积恨谁与雪?犹馀惆怅味,老去未忍绝。

    刻意仿司动,伤春更伤别。

    卿士杨皙子,偶然出国门。

    登我海藏楼,示我海月篇。

    其辞哀且伤,使我久不欢。

    世方忌子名,悲歌声宜吞。

    能去何足奇,不去人所难。

    莫学汲长孺,上前论积薪。

    翱翔公卿间,不失箕子仁。

    岂羡海藏楼,辟色复辟言。

    吾楼虽甚壮,高寒难久居。

    长安居不易,视此定何如?缺月上稍迟,光彩铺平芜。

    茫茫坠碧烟,谁辨树与庐?幽人一再起,已是四更馀。

    阑干独来倚,凉风袅衣裾。

    吴姬归夜阑,马蹄腾九衢。

    千灯出林影,照乘霏明珠。

    向曙忽隔世,喧寂理岂殊。

    幼时学为文,独喜柳子厚。

    《断刑》与《时令》,熟读常在口。

    近人尚桐城,其论深抑柳。

    阳湖实支派,相袭亦已久。

    柳文彼所轻,学柳更何有。

    奇人吾炜士,爱我忘其丑。

    咨嗟愧室辞,沈至信高手。

    子亦毗陵宗,胡不惮众诟?损名勿轻言,意子适被酒。

    二孟天下才,意气不尽同。

    少孟似贾谊,长孟真扬雄。

    出言为布帛,孰与少孟工?微词有千秋,谁追长孟踪?吾获从之游,相逐犹云龙。

    一时几豪杰,万古罗心胸。

    密云久不雨,日色淡似幽。

    坐闻风蝉声,飒然已成秋。

    蕉葛惬初凉,纨扇可小休。

    委心得无为,直与造物游。

    形骸犹可用,所乐在此不?捐书苦未能,多事真吾忧。

    辽海程中丞,其身已许国。

    以书招我游,意我方悬的。

    时贤坐躁进,未免就枉尺。

    何如姑养气,期与天地塞。

    己重物自轻,此局或可弈。

    倚楼闻妙香,心知必有异。

    披衣行草际,初日未到地。

    丛兰虽竞开,微甘岂高味。

    幽寻入篱侧,泠泠袭露气。

    一花藏深碧,冰雪抱殊致。

    踟蹰欲却步,绝世难逼视。

    素心非吾侣,自顾果形秽。

    端逢姑射仙,绰约方掩袂。

    怅然不能去,有意在尘外。

    雨过云亦归,林气重不散。

    满月如帷灯,隐约出天半。

    须臾碧将合,粉彩发璀璨。

    银波渐流空,湿雾涨瀰漫。

    园林遂平沉,楼阁若隔岸。

    登台揽明镜,照胆不可玩。

    寒光来逼身,左右晃凌乱。

    凛然赴奔潮,露顶白虹贯。

    一凉遽至此,始有秋风叹。

    义宁贤父子,豪杰心所归。

    伯严不急仕,峻节如其诗。

    栖迟对蒋山,睥睨郁深悲。

    天将纵其才,授子肆与奇。

    神骨重更寒,绝非人力为。

    安能抹青红,搔首而弄姿。

    昨者哦五言,缄封肯见遗。

    发之惟鹤声,一一上天飞。

    高谈辟户牖,要道秘枢机。

    愿闻用世说,胡为靳相规。

    嘻嘻戊戌人,抚心未忘哀。

    大名虽震世,岂如我独知。

    物生必有耦,二者道之门。

    俗士务执一,百世成争端。

    寒暑与昼夜,相需不待言。

    彼此各是非,孰能为平反?圣智坐未达,著述迷乾坤。

    强同诚可哀,末流遂滔天。

    摩厉得发明,转战亦竞前。

    哲人非世用,宥之入自然。

    合群时未来,众势苦易散。

    相安三百年,可虑在满汉。

    外族方侵凌,万钧系一线。

    幸君毋绝之,失手且糜烂。

    汉存满自安,其意岂好叛?谁令走胡越,迫之乃惊窜。

    惜哉无大臣,独立济时难。

    榱崩侨将压,子产空悽叹。

    秋风卷地凉,秋云漫天白。

    雨气欺日光,晦明忽殊色。

    广除草未黄,竹意稍萧索。

    此楼虽物外,傲物非崇德。

    世间孰坚脆,一逝等过客。

    完兹独往兴,于我如有得。

    楼中好雨声,入梦犹有味。

    晓来一推窗,晴丽足佳气。

    花竹如新沐,弄日献百态。

    身閒聊自悦,徙倚即世外。

    抗声咏《诗》、《骚》,随风入天籁。

    横空啸鸾凤,过客或惊怪。

    谁知孙登狂,不与稽阮辈。

    秋深气数变,早觉因始衰。

    息灯寒稍入,幽幽如相欺。

    布衾顿不支,腹鸣辄欲遗。

    昼动尔夜静,遂悟此理为。

    起行绕室中,运气达四肢。

    徐令血充体,暖力归腰围。

    济胜须有具,筋骸非曩时。

    独寐还晤歌,夜色付与谁?汤赵走相语,南皮昨已薨。

    郁郁此老翁,其意宁乐生。

    一生抱忠节,旧学颇殚精。

    惜哉如纨扇,秋至难施行。

    公常称我诗,谓非世士能。

    江湖虽浩荡,隐愧知己情。

    年年泥忆云,今日殊幽明。

    病中必见恨,此恨终冥冥。

    抱冰堂中饭,馀位犹在腹。

    别时恐遂绝,所欠唯一哭。

    弃官如弃世,用意固已毒。

    知公疾我去,积愤亦殊酷。

    偶然见其诗,失叹不自觉。

    却求爪雪卷,感念定何触。

    功名果灭性,并世迷九曲。

    子期既云亡,高山欲谁属。

    南皮往论诗,颇亦执偏见。

    素轻王右丞,于诗乃尤讪。

    诗人陈子言,所学最矜鍊。

    以余比摩诘,境静诗愈远。

    辋川有奇兴,真味不容乱。

    君其追裴迪,和我竹里馆。

    蛰仙将入觐,忠愤不可当。

    我于三薰之,少安莫怒张。

    事君信乃谏,未信必两伤。

    百伤亦不惜,知子抱烈肠。

    天下事之大,气平臂奚攘。

    睹子朴直姿,当使群疑亡。

    多言定何益,无欲谁则刚。

    朝廷患多欲,孰知我非狂?石遗失其偶,孤吟成老鳏。

    故山愁独归,岂如寄朝官。

    下笔不自休,神伤赋萧閒。

    江郎才未尽,晚景犹悽酸。

    别来肆于诗,皮陆可跻攀。

    鳏夫与冷宦,气味极相关。

    流传悼亡作,微之何足言。

    昨宵不成寐,稍倦上灯后。

    闭门更强坐,睡味如中酒。

    对书辄瞑目,纸笔屡脱手。

    意中谓殊蚤,数起自斗薮。

    俄然若不觉,惊觉风怒吼。

    朦胧疑雨至,窥牖粲星斗。

    寄禅本才士,为僧名转盛。

    见嘲壬秋翁,岛瘦心所病。

    今年学寒郊,风味颇峭硬。

    虽云六十化,未免近饾饤。

    山人当自寿,雄据天童胜。

    以诗作佛事,四海必响应。

    聊为童子戏,直入散僧圣。

    古称鞠有华,独以黄为美。

    何时种始变,烂漫如错彩。

    燕都重细株,虎须必登几。

    九华与金管,堆眼众莫喜。

    扬州花稍奇,过江似难比。

    沪渎盛花事,佳植鲜入市。

    吾园绯与褐,殊态各俶诡。

    瘦瓣捲绿心,含意藐金紫。

    闭门独婆娑,几日风雨里。

    聊与花为徒,呼酒试酌彼。

    枯坐欲成梦,寒意侵两膝。

    起看天如盘,乃有数星出。

    披书漫不省,伸纸复弄笔。

    舍此穷生涯,娱我更何术?少年心未尽,怅惘若有失。

    沉思旋自哂,世味孰可悦?惟当持一念,期与造化灭。

    冰天雪窖中,何事恋馀热?孔子语闻道,乃曰夕死可。

    闻道知几人,死者盖已夥。

    读之每失笑,求道计殊左。

    道自有生死,安之实在我。

    畏死而乐生,死遂为子祸。

    吾今伏孔子,敢死气磊砢。

    彼云魂有灵,亦未脱缰锁。

    北风叶尽飞,楼阁乃杰出。

    高处虽甚寒,苦自恋斜日。

    夕鸟何所归,原野顿萧瑟。

    邻园蓄苍翠,弥望桂与橘。

    谁令爱春华,众芳有时歇。

    悲吟吾不让,枯槁性所悦。

    聊将穷年悲,酬彼芳菲节。

    拔可自山塘,遣船致双栝。

    闻之喜不寐,隔日信始达。

    园丁趣往迓,择地坎先掘。

    入门势夭矫,鳞鬣翠欲泼。

    栽时躬审视,筑土务坚实。

    植援护其干,枝叶忌磨戛。

    举臂试忖量,官尺逾七八。

    齿应与吾等,乃尔成俊物。

    徘徊走复来,吟玩至日没。

    竟夕为渠愁,时闻北风刮。

    辽东已难收,辽西事欲去。

    诸客方闹堂,主人向何处?东邻假兵力,移民亟盘踞。

    意图数年间,逼我以生聚。

    列国知其谋,染指竞借箸。

    吾民如寄生,覆巢在旦暮。

    国亡定何状,睹此应可悟。

    朝端谁人杰,铁错烦屡铸。

    永贞刘兴甲,访我如有诉。

    吾闻二子来,举足不及履。

    见渠先致唁,聊以沫相煦。

    及今犹可救,投药勿再误。

    辽民休酣寝,人事委天数。

    守国知以兵,何如守以民。

    无民孰与国?恃官终难存。

    吾民弱至此,久散不能群。

    救亡事虽急,翻欲治本原。

    扬汤以止沸,岂如去其薪。

    满蒙苟相合,不下千万人。

    部落得渐强,地利谁能分?交通实上策,速决胡逡巡?锡公持此谋,程公为我言。

    我许为一行,暂为诸侯宾。

    悲歌极慷慨,老去弥苦辛。

    万物役于人,见用乃为贵。

    是岂万物情,诬之因自遂。

    试看鹤乘轩,孰与翔天外?惟人有殊性,徇意终不悔。

    少游与文渊,两已适相背。

    平生吝轻掷,老去若可弃。

    每思犯至难,头璧誓俱碎。

    惜哉时无人,谁解赏雄概?楼头意万里,缩手久不快。

    倚阑更小留,安閒故常态。

    东北劫愈急,问策乃及我。

    楼前招片月,仗剑向辽左。

    强邻久阻兵,跨海置遮逻。

    吾民被迫逐,待毙但僵坐。

    其锋诚难争,善守抑犹可。

    杜回有时颠,食报在魏颗。

    姑求振民气,申儆首媮惰。

    死灰傥复燃,行见陆浑火。

    人言柔胜刚,精铁绵与裹。

    试探囊底智,筹一不须夥。

  • 述哀

    郑孝胥 〔清代〕

    榕城疫盛行,人鬼争出殁。

    里中丧族弟,俄复夺一侄。

    侄年已及壮,蹉跎未授室。

    愆期我负尔,兄嫂老弥郁。

    于时迫端午,次兄方卧疾。

    书中道无虑,悲悸常忽忽。

    何来鹅车炮,一击碎心骨。

    父子相继逝,先后才旬日。

    我持栗兄书,猝不知所为。

    自呼神略定,勃然涌千哀。

    兄书本细秀,两纸字累累。

    二丧仗经纪,智虑饶安排。

    疾疫甚刀兵,一言伤我怀。

    江船幸未发,飞书还相催。

    行间别无语,速去勿迟回。

    我兄但自脱,妇稚徐更裁。

    淦子赴弟丧,炳子之日本。

    我特促之行,所虑良在远。

    炳前跽告辞,酸泪为一泫。

    方当迎而父,但去勿悽断。

    为农堪养亲,世变莫挂眼。

    三年学成就,聚首日靡短。

    东人况善我,受托颇缱绻。

    而父书云云,望汝意不浅。

    乞假居持服,悬怀在长兄。

    张沈来自吴,入门携吾柽。

    悤悤相吊慰,语次心屡惊。

    初闻兄又卒,无泪眼空瞪。

    究穷死所由,号叫肝自崩。

    陈郎书在手,白日非幽冥。

    行年已六十,儿辈盈阶庭。

    何苦而轻死,自沈为独醒。

    因忆神户归,失足落东溟。

    堕河经再厄,胥种终相迎。

    我欲叱阎罗,鬼籍除其名。

    不然当把臂,地下从先灵。

    兄亡非缘疫,其故独何欤?畏疾而凭河,哀哉岂此愚。

    寄书且视妹,所言固不虚。

    书辞靡瞀乱,巷陌多绕纡。

    河之水悠悠,城东得遗躯。

    终时作何状,割爱从鼋鱼。

    为弟诚无状,不能掺其祛。

    两兄挈一侄,何许相睢盱。

    知死不可让,以次当及余。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

    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

    汉阳趣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閒岁待我至。

    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

    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

    稚辛闻此变,千里来共哭。

    四支已半摧,一手倚一足。

    作书寄萱妹,天地此骨肉。

    事牵难久留,送汝使我独。

    登舟一悽惶,去去意殊酷。

    楼头卧更起,船尾灯犹绿。

    江波闇涨天,风雨欲揭屋。

    馀生付残世,何地同啜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