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识 其二

    宋太宗 〔宋代〕

    往事兴人感,徘徊思寂寥。

    湛然穷古道,群品似相邀。

    春台松柏静,秋风海岳摇。

    时迁何倏忽,落叶自零飘。

  • 逍遥咏 其三

    宋太宗 〔宋代〕

    金鼎精须炼,华池水火红。

    坎离能匹配,男女自相逢。

    曩劫知因果,生前道不穷。

    若修方寸是,发意便周通。

  • 缘识 其二六

    宋太宗 〔宋代〕

    具蹄凡夫,何行何著。

    静鏁天台,高知嵩岳。

    拘束迷情,人天离乐。

    圣境芝兰,名山采药。

    啖柏餐松,清神去浊。

    入口馨香,风和露嚼。

    可以放旷,千年之鹤。

    审取来由,勿自系缚。

    洞有桃源,化成云阁。

    上有凤皇,下水鱼跃。

    本从自然,岂用图度。

  • 缘识 其四九

    宋太宗 〔宋代〕

    中秋旱直至腊月,忧烦情绪不堪说。

    暗祈顶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时闻喜处万千家,片逐轻风四六花。

    寒透衣宽何所思,红??旋煖酒须夸。

    触面来往浑无力,几处人怜几处惜。

    想得欢心尽一般,先报田农后稼穑。

    呈祥天地共盈怀,白沙拥砌玉为阶。

    动静苍生绝灾害,安康四叙压氛霾。

  • 缘识 其七六

    宋太宗 〔宋代〕

    照耀乾坤大道光,神仙隠见不相妨。

    非凡非圣能回向,始信三天日月长。

  • 逍遥歌

    宋太宗 〔宋代〕

    逍遥自在何拘束,天地希夷无返覆。

    勿把他心向外求,真宗理道相和睦。

    人间天上尽修行,七宝山高混太清。

    玉树玄珠明照室,命根悟者转增盈。

    虚无入有何踪迹,非是神光化金液。

    廓落方圆在杳冥,南来北去断消息。

    灵元物象向天涯,古往今来圣事夸。

    无碍智通精进心,研穷理路互交加。

    奇哉离燄烹铅水,清静之中藏奥旨。

    出没门庭景异常,十洲隠大神仙子。

    绵绵若论太幽深,即是流珠不是金。

    万卷经文兼在目,机关绝妙有浮沈。

    开关寤寐来相逼,魄走魂归天地力。

    风扫尘埃蹑紫云,睹其颜邈难别识。

    勿生疑虑变阴阳,须信丹砂道理长。

    若向此中明此义,十洲洞府蕴馨香。

    康哉内景植仙桂,枝叶婆娑深根蒂。

    真宗妙法审来由,修炼真空无涯际。

    要知逆顺莫相非,广演周遮隠玄机。

    先说艰难后始说,精穷运化遂相依。

    瑶池浴凤通霄汉,金阙光舒何灿烂。

    丹成可验不狐疑,常娥偷窃月中看。

    春间花卉一齐开,天上优游谁肯来。

    洞里烟霞牢秘隠,水精宫殿白皑皑。

    昔日神仙皆烧炼,不说根由人岂见。

    本是凡情枉谩劳,何年待得成九转。

    密藏无使等闲知,碧落真如在两仪。

    理外消停造化实,相逢遇偶勿怀疑。

    直须意遣凡庸道,所以难言论秘奥。

    先令顿悟了然空,方扣玄关驱烦恼。

    从来教法甚分明,几许心迷事不成。

    弃世比图闲自性,精修道路必长生。

    归童返老超升界,正定威仪勿懈怠。

    开闭善能若苦勤,奋迅光阴同一泰。

    凡流学者不坚持,生灭门中故不知。

    走缩阴阳无住相,非难非易细推之。

    含胎十月无休歇,或作金兮或似雪。

    认取还丹莫乱求,猕猴水底弄明月。

  • 缘识 其三一

    宋太宗 〔宋代〕

    黄昏初入夜,漏促九天春。

    各自随缘意,悲懽旧亦新。

  • 缘识 其二九

    宋太宗 〔宋代〕

    月琴三柱四条水,圆魄移来混俗耳。

    自古从今清且奇,五音一弄惊神鬼。

    勾挑指下何纤细,傍观侧听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归,悲风切切摇朱翠。

    凤游云里情荡飏,不无萧洒真高尚。

    寒暄聚散得馨香,奚为丝竹兼歌唱。

    慢鏁朱弦急如雨,疑似春鶑相共语。

    莫惮辞劳用意弹,堪对鸾吟与凤舞。

  • 缘识 其四九

    宋太宗 〔宋代〕

    寻思往事便堪疏,空有闲云万里余。

    满目都来情郁郁,劳心谁把谩驱驱。

    星辰日月高天际,云散烟花徧海隅。

    道德流行宽世界,时捻笔砚亦看书。

  • 缘识 其一三

    宋太宗 〔宋代〕

    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恋不易寻。

    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慧侵。

    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