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维的诗文
77 / 103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崔象之过西轩以诗见贶依韵答赋
春阳入我圃,窗户弄喧景。
幽池明可鉴,翠竹列如屏。
折枯呈紫茎,掊坟见红颖。
端居阅时序,人事谢参省。
生才不济世,不如守闾井。
聊慕庄氏说,处阴以休影。
兴来读我书,兴尽煮吾茗。
崔侯乃同好,每见辄自警。
守道心常晏,感时叹屡永。
边隅事未宁,豪俊当驰骋。
西麾覆妖巢,北指断凶颈。
既非二者任,且复安吾静。
-
治圃
久雨地气泄,百草日以滋。
勃然翳我圃,积茀不可治。
遂令萧艾质,唐突兰蕙姿。
鸿鹄不肯下,跳蛙恃而嘻。
长林困缠绕,萝蔓鬰四垂。
青云避蒙密,白日为蔽亏。
久与人迹绝,阴有物怪窥。
涉秋月既仲,薙人事芟夷。
援斧一挥拂,榛芜为之披。
俯怜蚁穴乱,坐听虫响移。
濯濯行树色,涓涓佳菊枝。
凉风自西来,众叶光参差。
墙堵豁已去,南亭见华榱。
却下走直道,无复蛇虺疑。
维此峙嘉堋,饮射之所施。
循玩失前秽,放怀得新怡。
如昔汉初定,礼法坏不支。
叔孙刬秦弊,树茅绝其仪。
皇皇天子庭,一旦罗尊卑。
表位肃以整,衣冠纷陆离。
圃也不足道,拔邪亦由斯。
作诗试永歌,愤涕下交颐。
-
和三哥入山二首
巢由没已久,风迹旷不嗣。
长啸箕颍间,悲风肃然至。
传闻龙山下,茅屋架三四。
中有隠者栖,读书乐仁义。
饱观人事变,深钩易象秘。
耕田给衣食,乡里沾赈遗。
呦呦山鹿群,摩抚驯不畏。
乃知至仁心,足以通异类。
声名自驰击,我心晏无累。
寤寐想斯人,安得同所致。
-
感季夏南堂怀江十苏二
积雨漂暑余,凉风作秋先。
南堂草木深,蝉蜩嘒篱掾。
感此时节流,坐伤人事变。
去年居京华,晨昏侍亲燕。
问谁过我频,江苏实邦彦。
一朝艰祸缠,衔哀走穷县。
形骸悲瘵中,气息仅如线。
邻几谪官去,门征校亏羡。
子美亦远游,江湖一蓬转。
人生哀乐间,瞥若过目电。
念此不敢已,淋漓泪垂面。
二君希代宝,宁久世俗贱。
天和酌无竭,玉德莫愈见。
何以慰相思,酬篇伫来绚。
-
奉寄汝守仲仪舅
尝提十万师,为国扞羌寇。
严兵坐大府,诸将无与右。
旌纛俨成列,钟鼓振前后。
曰赏固自我,有诛孰敢救。
胜势前已决,威声日西走。
功名未及建,得此山城守。
捧诏顾东路,怡然引车就。
穷秋过旧许,整驾一来觏。
高谈不知疲,辄用火继昼。
卒无愠黜端,少以颜色漏。
乃知君子心,得丧不自囿。
悔非自取之,于道有不受。
徒然颂德美,洪量讵窥究。
孤城俯清汝,山势远相斗。
公庭日无事,燕坐阴华构。
林寒山雪飞,地静玉泉漱。
于兹乐天理,足使道牙茂。
时寄新诗章,穷闾慰衰疚。
-
游北台
南谯古佳郡,四郊富登临。
晨跻北原上,却视涡水阴。
云昔魏太子,离宫构嵚崟。
故事邈已远,荒台犹至今。
危亭冠其巅,左右背长林。
是月暑尚盛,秋行不能金。
截然天地间,轩户萧以森。
凉风泛广坐,浊醪时一斟。
圆歌贯珠玑,丽句铿璆琳。
虽无管弦乐,所要在适心。
中宴下危磴,浮舟事幽寻。
披藻出潜蚌,回桡散游禽。
岸长草不断,城转树更深。
沙纹与水影,浮动光差参。
游鳞不知数,琐细如糁针。
四顾物色静,但闻天籁音。
羡此鱼鸟性,云飞而渊沉。
安得高世士,不为时好侵。
相携去缰锁,投竿坐清浔。
制芰为我裳,纫兰间予襟。
上歌唐虞道,寄适朱弦琴。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