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可久上人房素屏

    强至 〔宋代〕

    雕轩画室吴僧居,花草禽鱼屏面集。

    岂如萧爽大士堂,雪山数尺平头立。

    满斋虚白已自生,隔坐纷华不容入。

    霜毫一扫都无痕,独有淋漓粉光湿。

    好丹世上空纭纭,趣与师同百无十。

    常时吟客惟我来,共爱此屏微静翕。

    目睛难驻手试扪,指下琉璃无寸涩。

    愿乘醉笔留几行,为写高僧白云什。

  • 送知府吴龙图

    强至 〔宋代〕

    国初以来治蜀者,处置尽自乖崖公。

    当时奏使便宜敕,不与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载,奸宄销伏谁之功。

    因循至此渐抏敝,有未晓者时相攻。

    鞭笞小罪亦检察,不许略出常科中。

    下民知之颇不惧,州县往往藏群凶。

    侧身敛足未动者,实以累朝恩泽隆。

    公之初来蜀人喜,慈爱久著民情通。

    众心欢然耻犯法,捄药浮薄归醇??。

    尽将约束付僚吏,兴起学校还文翁。

    二年美化极沾洽,远近循服如偃风。

    上将归公问谁代,当使间作如笙镛。

    遂求元老得青社,其人廊庙之宗工。

    往年镇抚有异绩,大旆再来遣于东。

    公今与之合符去,到必奉诏参夔龙。

    大资旧德固无虑,剖判自出其心胸。

    所忧厥后嗣之者,忠定良法还如空。

    养顽活狡作渊薮,不免剪殄烦兴戎。

    蒙之愤懑久填臆,言贱不得通九重。

    颂公上殿起居罢,第一用此闻宸聪。

  • 送李去病杨元老

    强至 〔宋代〕

    君王赫怒超前古,威令风驰奋皇武。

    将士咸怀敌忾心,桓桓孰可当貔虎。

    岷峨横抹西南坤,河池散关当北门。

    坚城高寨碍飞鸟,天兵百万方云屯。

    给军自古资巴蜀,接轸连樯转刍粟。

    正须将漕得其人,赋役平均军食足。

    三分才具超常伦,不独摛藻追渊云。

    究宣德意可预见,抉剔奸蠹苏疲民。

    使星入蜀今重应,芒寒色正相辉映。

    川合东西几万家,伫瞻玉节交相庆。

    行闻尽录平戎功,给饷正与提兵同。

    紫泥封诏看西去,归来联骑朝王宫。

  • 近承杨子遣垂和池上短篇爱而有赠且摅予怀

    强至 〔宋代〕

    杨子文格少已遒,自关以西鲜此流。

    逸兴一发不言休,诗吟千篇酒百瓯。

    始谓富贵力可求,行年四十差厥谋。

    相逢渭水初清秋,气俊秋隼辞长虬。

    欢然一见分辄投,往来自尔月屡周。

    忽闻屋角鸣春鸠,感时出门写我忧。

    载酒兴庆荒池头,半酣系马聊登舟。

    纷纷涉水惊眠鸥,晚阳欲落孤烟收。

    开元盛事空林丘,流年数百如回眸。

    陈迹随感来吟搜,偶作短句诒同游。

    杨子既见遽和酬,笔落纸上不暂留,诗珍玉案书银钩。

    诗人乃是天地雠,造化万物遭剜锼。

    天公报之甚操矛,少使称遂多穷愁。

    子尝两举试此州,病坐试席出则瘳。

    笔力健可掣十牛,及与命斗力弗侔,翻被命屈岂自由。

    嗟予所学浅以浮,不与造化为怨仇。

    胡然天公亦我尤,刚肠劲貌寡媚柔。

    触忤贵势在转喉。

    苍颜常调祗自羞,使看平步趋公侯。

    子来我语徒啾啾,天高听卑诚谬悠。

    不若且默真良筹,有酒一醉春风楼。

  • 走笔送张伯起

    强至 〔宋代〕

    男儿刚肠逾古铁,每到伤离犹暂折。

    离绪不啻乱茧丝,才搅衷肠便成结。

    忆昨送子秋风前,薄酒三行歌数阕。

    我歌多感酒易醺,子车为我涩不发。

    今来与子举别觞,还是去年分臂日。

    人生岁岁有离恨,争遣绿鬓不为雪。

    安得共子并翼飞,四方上下无时别。

  • 送裴光世赴举

    强至 〔宋代〕

    光世出门头懒回,身将西去犯斗魁。

    风云自系鹏鹄健,里道正为骅骝开。

    忆初乡赋选主司,数州侧脑听外台。

    一朝吾乡腾荐口,姓名喜得丁与裴。

    笔摇试席动千指,匠精反愧木尽材。

    六人既拔里中杰,黑白自可消怨猜。

    君名稍稍近人底,岂是天意激后来。

    主司南宫顷第一,又尝礼部预拣才。

    颇伤辞律变新进,怪僻一鼓波遂颓。

    既而移书六人者,历数文弊有可哀。

    且言文章贵体要,试格尤要合准裁。

    六人既拜主司教,青云捷路知力推。

    方今最曰场屋公,实艺可进那用媒。

    君胸二纪富珍蕴,每向纸上挥琼瑰。

    挂名省壁定显赫,续取科第仍崔嵬。

    明年跃马游街尘,请君饮干临别杯。

  •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 其二

    强至 〔宋代〕

    篱菊答,自古人生有离合。

    不得渊明泛玉觞,还有子真携酒榼。

  • 予家畜貍花二猫一日貍者获鼠未食而花者私窃之以去家人不知以为鼠自花获也因感而作二猫诗

    强至 〔宋代〕

    貍猫得鼠活未食,戏局之地或前后。

    猫欺鼠困纵不逐,岂防厥类怠其守。

    花猫狡计伺貍怠,帖耳偷衔背之走。

    家人莫究貍所得,只见花衔鼠在口。

    予因窃觇见本末,却笑家人反能否。

    主人养猫不知用,谬薄貍能服花厚。

    花虽利鼠乃欺主,窃貍之功亦花丑。

    人间颠倒常大此,利害于猫复何有。

  • 谢通判国博惠建茶

    强至 〔宋代〕

    建溪春早地未暖,建俗巧计催春阳。

    茶傍万口噪地烈,惊破芽英不得藏。

    犹嫌旗枪已老硬,独爱鸟嘴嫩未长。

    撷而焙之一朝就,更范圭璧为圆方。

    南州尚珍北固重,自非富贵宁预尝。

    浦阳贱官性怯酒,素许茶味为最良。

    日分牒诉费齿舌,口吻镇燥喉无浆。

    建溪奇品远莫致,日夕梦想驰闽乡。

    尘埃填心渴欲死,忽拜公赐喜可量。

    拆封碾破苍玉片,云脚浮动瓯生光。

    愚知公赐岂徒尔,欲俾下吏蠲俗肠。

    涤除诗冗起清思,驱逐睡兴穷缣缃。

    玉川不暇尽七碗,已觉两腋清风翔。

  • 通判国博中斋诗

    强至 〔宋代〕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於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甿。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

    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