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陶的诗文
32 / 42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感髪白
少年事辛勤,老大涉忧患。
抚时感零落,髪白亦已惯。
每思初白时,黑者尚千万。
晨梳满一握,中有素丝间。
及其白已甚,色势颇滋蔓。
种种渐无几,星星忽大半。
常情恶衰飒,不欲姿容变。
持镊屡剪摘,煮药勤点换。
久之反自笑,遂事固不谏。
万物入形器,盛衰有期限。
葩英乘春芳,凋灭向秋晚。
人生止百歳,稚耋如早晏。
光阴白驹走,安得常总丱。
形骸任驱役,膂力资治办。
其间得与丧,大率皆梦幻。
既老遂休佚,万熊无足盼。
方当齐椿菌,未暇语鹏鷃。
霜雪华满头,长吟又何怨。
-
送杜翁东行
我为怀安官,君作什邡令。
封疆苦不远,音驿稍频并。
乘闲强吟诗,寄去同赋咏。
其言类谐谑,间或有讥病。
蒙君屡酬答,往问复来聘。
长谣颇壮赡,短语亦清劲。
大率如为人,圭璋有余莹。
得之每急读,醉魄时暂醒。
方从文字乐,忽尔报成政。
秋风飘行色,万里去意迥。
知君最留滞,文价早驰骋。
策名二十载,位未立朝廷。
一官奚足论,百态委前定。
自古有通塞,谁与造物争。
任此不系舟,所至遂游泳。
西山白云起,回首念温凊。
恭闻陛前语,归拜堂上庆。
仆驭倦游否,尘中多捷径。
-
三黜诗
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
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
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
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
我公天下贤,许国以诚悃。
危言屡启纳,大事费量忖。
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
工如鲁匠斵,巨木赴绳准。
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
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
远视前世贤,并驱而齐轸。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
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
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
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
大明方乘离,元老反遇遯。
得丧未易言,所系在邦本。
-
三亭诗
三亭何为者,吾友所缮营。
亭前有标榜,雅意异俗生。
治己己孰治,清虑虑孰清。
吾道固可味,未易贯至诚。
惟天于斯人,一概授五行。
生质本淳静,外诱徒纵横。
心术傥茅塞,耳目将聋肓。
上圣贵复本,大贤犹性情。
况其可上下,安得不励精。
四端匪外铄,语默无自轻。
百行皆吾分,积渐日有成。
稂莠荒我怀,去之如锄萌。
波澜扰我源,止之如澄泓。
浩然涤万虑,粹矣读六经。
不趋杨墨涂,将造周孔庭。
出井见仁义,仰天瞻日星。
甘若饮醇酎,珍若享太羮。
清若饵芝术,和若闻咸茎。
积中而恬愉,发外而光享。
穷不失素守,达不孤群氓。
生不陷非义,死不忘英声。
道味固如此,身规从可明。
本原何所来,虑之深以闳。
欲知君子心,吾请观亭名。
-
云顶山
崎岖上层山,十里到巍顶。
天形露空阔,物态蓄深静。
群峰峙其旁,俨若挈裘领。
广野辟于下,谁为画庐井。
殿阁耸盛观,松桧富清景。
萧然古佛界,邈矣真仙境。
枯株吐芽蘖,晴云发祥庆。
尽手矜妙逸,诗毫事奔骋。
乘高纵闲目,幽意适遐回。
班班见仿佛,历历可穷省。
兹山介两蜀,镇压犹巨屏。
南连三峨巅,北距双剑岭。
东西数万里,高下几千顷。
地产号充盈,天时与康靖。
民间丰岁乐,事外化日永。
揽辔一登临,兹焉聊赋咏。
-
朝阴
朝阴昼多雨,少见日有光。
四顾天地惨,万物皆茫茫。
占书久不读,何暇推雨旸。
试以人事说,讶此非吉祥。
日者人君象,照临及遐荒。
岂容一物掩,有若自晦藏。
明主躬听断,万事付纪纲。
赏罚信且必,威令非不强。
天子报应间,安得阴侵阳。
疑是蛮寇起,势力殊猖狂。
王师仅四万,灵旗指边疆。
州郡少羡卒,馈挽须丁黄。
父子罢敛获,女妻急缝裳。
老母哭不忍,痴儿亦徬徨。
将行痛诀别,意谓趋死乡。
小忧止窜匿,大患在杀伤。
蜀人不惯此,闻者皆仓惶。
所以作霾雾,终日争飘飏。
秋毫与天地,自古不比方。
中国及夷獠,何足校短长。
帷幄巳坐胜,虎貔谁可当。
天威一扫荡,不使存微芒。
何时捷书至,喜声复锵锵。
霄汉忽开霁,金乌欲飞翔。
登高赋常武,注目瞻扶桑。
此愿殊未适,百忧满羁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