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怀寄黄任道满子权

    王令 〔宋代〕

    西风吹云空,晴日露髙晒。

    驽马无速骋,归客思远届。

    长林剥霜红,远水漾寒派。

    露虫悲自咽,风菊老犹介。

    昔予来方春,焰焰树生态。

    今归亦未几,马踏落叶坏。

    时物固有然,盛衰信难概。

    吁嗟为生劳,黾勉计无奈。

    伊余有遐致,久此困俗械。

    尝思摆绝去,自放出世外。

    髙怀乐天寛,远目斥人碍。

    有田足晨昏,有圃具葅菜。

    父母不待养,妻子固易赖。

    世孰得丘山,亦孰失蔕芥。

    人自能轻重,吾将守所爱。

    六经老诚明,万古熟成败。

    得时为醯盐,滋味和鼎鼐。

    失犹有万世,令名自沽卖。

    自视久已明,决不事谋蔡。

    寄诗侑子觞,期子和而再。

  • 举举媚学子

    王令 〔宋代〕

    举举媚学子,居曰不吾知。

    知而有不能,无乃失于欺。

    不知未为患,不欺浩难期。

    咄哉天下怀,何以天下为。

  • 中夜二首 其一

    王令 〔宋代〕

    昼日苦卒卒,忽焉不加思。

    长夜漫不眠,起复日所为。

    所为浩多愧,不与初心期。

    虚云圣贤学,实从世俗归。

    虽耻犹奈何,长歌涕垂颐。

  • 秋怀

    王令 〔宋代〕

    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

    尔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

    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

    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

    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

    髙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

    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

    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

    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

    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

  •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 龙谢水车

    王令 〔宋代〕

    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

    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

    水下髙田干,尔能俯水取。

    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

    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

    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 古庙

    王令 〔宋代〕

    古庙隆隆敞庭扉,风雨剥壁黦柱榱。

    我来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风旛旗。

    神君庞躯突须眉,视我睨睚坐倨箕。

    惕烁观者骇不怡,群鬼后先张福威。

    直东之厢步逶迤,目益所见怪可嘘。

    马牛羊犬杂豕鸡,或戴以首旁四支。

    间有人面身亦非,老祝趋前为众词。

    口吻嗫嚅言嗢吚,称别状类顾东西。

    唱号名字分何谁,空虚冥寞非所期。

    岂亦以此为人尸,视其肤革巳彪狸。

    宁有中反恬肝脾,又有械器身挈持。

    传言疠疫此乃资,古之日行历虚危。

    犹恐盛阴鬼所随,磔傩于门驱使驰。

    今安取此庙以祠,不念延虐殆尫羸。

    农凶年多苦饿饥,苟幸得饱不择祈。

    来则拜叩尽敬祗,幸天之泽偷自归。

    民德且恐报之时,??肴豊鲜牲鱼肥。

    欲奠以献更濯巵,进谢千语拜百低。

    工鼓于庭巫舞衣,祝传神醉下福禧。

    农谢神去祝彻之,庭前匕割弃余遗。

    鹄乌下争趁不飞,回顾神面如故时。

    意者不为祭谢移,呜呼神固非吾知。

  • 赠李定资深 其二

    王令 〔宋代〕

    凤虽谓灵畜,无竹或死饥。

    竹今无方无,凤云非其时。

    使之群鸱鸢,饥饱为止飞。

    非惟失所灵,亦与弹射期。

  • 张巡

    王令 〔宋代〕

    禄儿射火烧九天,鬼手不扑神听旃。

    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长喙嘘之燃。

    睢阳城穷缩死鼈,危系一发悬九渊。

    巡瞋睨远两眦拆,怒嚼齿碎须张肩。

    恨身不毛剑无翼,不能飞去残贼咽。

    翁躯腥刀子磔爼,日嚼血肉犹经年。

    霁云东攘两臂去,西来才有九指还。

    胸中愤气吐不散,去随箭入浮屠砖。

    忠穷智索其自効,更脔爱妾尝饥涎。

    我疑没日贼不食,恐其肉酖死不痊。

    又疑身骨不化土,定作金铁埋重泉。

    何时山移陵谷变,发出鼓铸戈或鋋。

    吾如得之顾有用,不诛已然诛未然。

  • 哭诗六章 其六

    王令 〔宋代〕

    目虽泪所出,由来心乃源。

    白日照我面,意欲干汍澜。

    而不照我心,我泪何由干。

    况在重云遮,使我何自安。

  • 哭诗六章 其二

    王令 〔宋代〕

    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

    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

    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

    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