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和 其一

    冯山 〔宋代〕

    莫厌诗筒来往频,闲中无物可怡神。

    追回风雅篇篇好,炼尽襟怀日日新。

    自笑支离多病客,更随憔悴苦吟人。

    阳州不识英雄器,重问颜高借六钧。

  • 题澧州石门县蹇周辅蟠翁太博三爱堂

    冯山 〔宋代〕

    石门险且僻,人烟万山罅。

    蟠翁老才望,来此屈英驾。

    破漏烦补缀,嚬呻索慰藉。

    力致乃坐享,少劳岂丰暇。

    临观閴无有,游燕久以谢。

    废园近城邑,丘墟甚原坝。

    高松困藤蔓,嘉果没荆柘。

    斩荒使之出,苍翠若图画。

    直前走桥阁,当中建台榭。

    雍容宾朋席,左右书史架。

    命亭以三爱,作诗盛夸诧。

    韵险语怪绝,窃读惊汗下。

    嗟予苦覊束,相去止数舍。

    深思一登览,若渴不得蔗。

    知君群公表,甫为兵民借。

    复以三者乐,何时动归靶。

    吾乡富风景,草木芬兰麝。

    锦水清于汉,岷峨不让华。

    蔡圃岂足道,宁为耳目乍。

    苟以吾言然,烦君少讥骂。

  • 滴水岩

    冯山 〔宋代〕

    飞泉分下一岩寒,谁识神功借意难。

    泻出龙漦投石上,缀成仙佩落云端。

    离山便有江流杂,当道宁辞宿眼看。

    几把狂吟题不就,十年余思在栏干。

  • 幽怀十二首 其七

    冯山 〔宋代〕

    秋后无多日,山中已倍寒。

    虫声闻壁脚,雾气出林端。

    农事黄时毕,天形碧处寛。

    骚人方适意,白露团幽兰。

  • 再和 其二

    冯山 〔宋代〕

    休向诗中恨不平,范滂留意在澄清。

    烟霄鸿鹄飞将到,雷雨龙蛇蛰未惊。

    声价得来知道长,穷愁消尽觉身轻。

    荣途咫尺非难至,俯拾功名在此行。

  • 和李曼修孺职方谢梓守张靖子立龙图游春

    冯山 〔宋代〕

    潼川侈风俗,一春事嬉游。

    太守与民乐,高会邀良俦。

    年丰廷无讼,日夕为欢谋。

    宾从相追随,景物多访求。

    名园布芳郊,宝刹依重丘。

    红旗肃冠盖,画鼓翻倡优。

    人情殊未央,春意亦少留。

    最后司马至,为罗东山羞。

    观棋缓带闲,试茗澄心幽。

    猖狂但醒醉,感慨还唱酬。

    清尊未放手,急景如转头。

    分司饱余味,经世忘远忧。

    来时蚕始眠,归看场中麰。

    人生苟适性,不羡万户侯。

    丈夫负壮气,安知饿填沟。

    得志位卿相,失时归田畴。

    纷纷素所轻,大半登瀛洲。

    肯为五斗米,折腰趋道周。

    区区事笔砚,顶踵称恩庥。

    酒酣且勿去,为我新声讴。

  • 岑公洞

    冯山 〔宋代〕

    武龙南浦南,秀拔异众山。

    下有岩洞幽,嵌虚隐玄关。

    岑公江陵来,一寓不复还。

    养神脱尘滓,百岁如童颜。

    至今遗像存,寂寞空幢幡。

    老柏壮人气,清泉遶回环。

    暂为物外游,偷向壶中闲。

    叟其静者欤,深藏厌喧烦。

    或将避扰攘,甘此石穴艰。

    不虞身后闻,夐若高难攀。

    万事皆偶尔,多在功名间。

  •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白莲堂

    冯山 〔宋代〕

    平池风菡萏,照岸雪玲珑。

    无限骚人意,栏干霁色中。

  • 送李才元待制二首 其一

    冯山 〔宋代〕

    直道崎岖出禁林,江湖长有爱君心。

    五年汉法更张际,千里潼江惠泽深。

    天下鹓鸿方得侣,道傍桃李正垂阴。

    邦人不用留行色,满旆薫风入舜琴。

  • 读刘宾客外集

    冯山 〔宋代〕

    七言常爱中山好,百首犹存外集多。

    大约晚年知性命,一时清韵入中和。

    森张剑戟虽无敌,隐约瑕疵惜未磨。

    三遶花栏俱读尽,杜陵回首鬰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