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

    冯山 〔宋代〕

    五月热无事,讼庭若扫刷。

    眼底簿书静,独坐痴闷发。

    上马出门去,不避烦与渴。

    幕中访贤友,且欲纾拥阏。

    洒水延我坐,解带意思活。

    清谈破尘滓,快若饮冰雪。

    青衫虽同服,所处类巾袜。

    道均语言合,殊不间毫髪。

    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戞。

    往时草草读,恨不见本末。

    全编使我尽,万漏都一括。

    诸君好诗学,论议每相轧。

    破碎失本源,十尝见七八。

    圣途久荒废,怜君力锄?。

    汉安隆中集,应和类控楬。

    驰骋气力壮,嵩岱可手揭。

    形容若绘画,讥讽过赏罚。

    回头索平淡,春兴最清越。

    意外得真巧,漫不露雕割。

    此皆绪余尔,太仓出圭撮。

    予虽素无闻,少小颇奸黠。

    僻涩追古意,芬芳慕贤哲。

    独自狂妄走,屡遭流辈喝。

    中道偶成病,两眼痛欲瞎。

    见字輙昏雾,恨无金篦刮。

    凛凛忧痼废,那更寻旧扎。

    平生志高远,缩小仅如钵。

    又从县道来,屈强且回拔。

    吏责常恐吓,民事日喧聒。

    中烦变憔悴,余愤成呕哕。

    衔辔脱未去,俛首就一秣。

    大叫虽慷慨,壮图已销杀。

    清华果无分,看人起门阀。

    羡君名声好,风谊纵超拔。

    凭陵欲轩翥,去势不可遏。

    然犹滞巴徼,官况饱辛辣。

    始初未识面,展手思挽撮。

    相值偶相得,青松引藤葛。

    意气始投合,底里尽表察。

    文字本非敌,轻舫触巨筏。

    雅趣均厚薄,高论借迂阔。

    穷中烦慰藉,何异鱼喣沫。

    俗态重趋走,仕路饶险滑。

    且当学鸿渐,不能助苗揠。

    穷达盖有命,运转随坱圠。

    盖棺事始定,尝闻古人说。

    功名倘可期,因君为寻掇。

  • 幽怀十二首 其一○

    冯山 〔宋代〕

    鸷禽出东海,矫翮与天邻。

    初从网罗误,遂与鞲臂亲。

    一肉恋主意,击搏岂为身。

    飞飞山间雉,耿介不可驯。

  • 小溪尉丘君父母年皆九十康强精明尚能读书挫箴如五六十岁人相继受恩命某固未尝见也亦未尝闻也因作诗遗丘君且以传诸士大夫如果未尝见闻则宜相与乐道其美而形于歌颂云

    冯山 〔宋代〕

    人间夫妇老难期,九十俱全古亦稀。

    沧海蟠桃堪结子,碧梧栖凤久忘归。

    君恩黄髪颁新诰,儿戏青衫著彩衣。

    一尉三公无此乐,百年琴瑟在庭闱。

  • 送李之纯宝文二首 其二

    冯山 〔宋代〕

    邂逅当年最见知,台光云雾阻重披。

    忽闻颍上还朝日,正是漳滨养病时。

    剑外江山愁远别,天边鸿鹄望归期。

    西南遗爱情何限,千载羊公堕泪碑。

  • 寿春穆东美有节亭

    冯山 〔宋代〕

    淮上仙翁倚岁寒,遶亭闲种碧琅玕。

    林泉莫恨归时晚,风月偏宜静处看。

    为爱萧森从叶密,欲令蕃衍放根蟠。

    阶庭已见清阴合,更长龙孙百十竿。

  • 送李才元待制二首 其一

    冯山 〔宋代〕

    直道崎岖出禁林,江湖长有爱君心。

    五年汉法更张际,千里潼江惠泽深。

    天下鹓鸿方得侣,道傍桃李正垂阴。

    邦人不用留行色,满旆薫风入舜琴。

  • 和吕少蒙题大卿林下轩

    冯山 〔宋代〕

    归来何处解尘襟,幽径寻轩入茂林。

    身到静中方有我,事除诗外更无心。

    江山相就能清景,桂柏新成已翠阴。

    闻说逍遥樽酒会,三卿鱼袋鬭黄金。

  • 和子骏郎中清江道中

    冯山 〔宋代〕

    缭绕川原又载驰,人情风物共依依。

    胶舟野水涸将尽,卷雨岭云寒不飞。

    岂惮长途劳使传,尚寻清景扣禅扉。

    前山次第看梅发,剩带新年春色归。

  • 和山路梅花

    冯山 〔宋代〕

    传闻山下数枝梅,不免车帷暂一开。

    试向林梢亲手折,早知春意逼人来。

    何方归路参差见,更托严风次第催。

    莫作寻常花卉看,江南音信隔年回。

  • 和子骏郎中文台

    冯山 〔宋代〕

    地接松扶绝塞边,星居人户种畬田。

    语音高亢关中俗,风物萧疏剑外天。

    一失覊縻生堡障,十分流运费刀泉。

    闾阎谩作封侯计,几辈伻图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