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隠堂诗 其三

    苏轼苏轼 〔宋代〕

    二月惊梅晚,幽香此地无。

    依依慰远客,皎皎似吴姝。

    不恨故园隔,空嗟芳岁徂。

    春深桃杏乱,笑汝益羁孤。

  • 竹枝歌

    苏轼苏轼 〔宋代〕

    苍梧山高湘水深,中原北望度千岑。

    帝子南游飘不返,惟有苍苍枫桂林。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

    乘龙上天去无踪,草木无情空寄泣。

    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

    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

    海滨长鲸径千尺,食人为粮安可入。

    招君不归海水深,海鱼岂解哀忠直。

    吁嗟忠直死无人,可怜怀王西入秦。

    秦关已闭无归日,章华不复见车轮。

    君王去时箫鼓咽,父老送君车轴折。

    千里逃归迷故乡,南公哀痛弹长铗。

    三户亡秦信不虚,一朝兵起尽讙呼。

    当时项羽年最少,提剑本是耕田夫。

    横行天下竟何事,弃马乌江马垂涕。

    项王已死无故人,首入汉庭身委地。

    富贵荣华岂足多,至今惟有冢嵯峨。

    故国凄凉人事改,楚乡千古为悲歌。

  • 涪州得山胡次子由韵

    苏轼苏轼 〔宋代〕

    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

    谁知声????,亦自意重重。

    夜宿烟生浦,朝鸣日上峰。

    故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

  • 次韵徐积

    苏轼苏轼 〔宋代〕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先须问子来。

    但见中年隠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若说峨嵋眼前是,故乡何处不堪回。

  • 孙莘老寄墨四首 其三

    苏轼苏轼 〔宋代〕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 日日出东门

    苏轼苏轼 〔宋代〕

    日日出东门,步寻东城游。

    城门抱关卒,笑我此何求。

    我亦无所求,驾言写我忧。

    意适忽忘返,路穷乃归休。

    悬知百岁后,父老说故侯。

    古来贤达人,此路谁不由。

    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

    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

  •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

    苏轼苏轼 〔宋代〕

    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时不肯入官府。

    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卧龙蟠屈半东州,万室鳞鳞枕其股。

    背之不见与无同,狐裘反衣无乃鲁。

    张君眼力觑天奥,能遣荆棘化堂宇。

    持颐宴坐不出门,收揽奇秀得十五。

    才多事少厌闲寂,卧看云烟变风雨。

    笋如玉筯椹如簪,强饮且为山作主。

    不忧儿辈知此乐,但恐造物怪多取。

    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

  • 次韵刘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散流民间刘购得之

    苏轼苏轼 〔宋代〕

    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

    惟余古苑石,漂散尚人间。

    公来始购蓄,不惮道里艰。

    忽从尘埃中,来对冰雪颜。

    瘦骨拔凛凛,苍根漱潺潺。

    唐人惟奇章,好石古莫攀。

    尽令属牛氏,刻凿纷斑斑。

    嗟此本何常,聚散实循环。

    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区寰。

    君看刘李末,不能保河关。

    况此百株石,鸿毛于泰山。

    但当对石饮,万事付等闲。

  • 倦夜

    苏轼苏轼 〔宋代〕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

    苏轼苏轼 〔宋代〕

    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啼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

    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

    慈姥巌前自唤渡,青衣江畔人争扶。

    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袴襦。

    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癯。

    我欲西归卜邻舍,隔墙拊掌容歌呼。

    不学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