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姑山诗 观金龙潭

    吕南公 〔宋代〕

    鸣泉潄石出,湍压东崖落。

    崄石困冲撞,穿中若深镬。

    轰如怒雷鬭,清响振林薄。

    行人每惊窥,心骨共矍索。

    传言天宝帝,龙以黄金作。

    并投白玉简,敕使临渊壑。

    应云启灵祉,可不忧旱虐。

    岂思嵯峨间,雨雾长所托。

    宁须藏象物,乃以致滂博。

    茫茫八纮内,至理参冥漠。

    祈禳有旧文,千载引穿凿。

    扬雄去不返,董相诬难削。

    勿怪洞中云,阴森护纤蠖。

  • 忆亨甫

    吕南公 〔宋代〕

    诗老海上去,三年断音尘。

    初非乘桴行,正以廪食勤。

    梦想不悟远,声容藐难亲。

    忍无一纸书,不寄故国人。

    昨日见其子,来归自东滨。

    能言别后意,憔悴不可闻。

    一被吏责绕,心肠载愁轮。

    忘餐蹑偷党,阅月驰空村。

    劳事欲歌咏,匆匆未成文。

    遂于笔砚间,章句绝所陈。

    亦复病肺渴,寻常废清樽。

    唯余满颔须,增进玉雪痕。

    伊昔坐学舍,萧条恨长贫。

    题诗日数首,大醉必继旬。

    仰望官禄户,谓如隔天云。

    岂思曳尾龟,胜却居槛猿。

    不肯空谷卧,愿为监绶奔。

    毫厘一失差,千里岂得论。

    嗟我实蹇拙,平生畏侯门。

    乃无诗老愁,何耻鸟兽群。

  • 宿凌云山中留寄元礼

    吕南公 〔宋代〕

    凌云山下村,逆旅路旁宅。

    南征为吾归,寄卧偶一夕。

    无人伴幽语,孤咏到平昔。

    瞻怀此山人,曾是同砚席。

    萧萧古破屋,文字堆四壁。

    青灯照题评,皎月论肝膈。

    为诗有盈卷,饮酒无剩滴。

    携筇绕平坡,班草尚遥碧。

    栽松此山上,共看徧冈脊。

    要约过人长,俱来荫芳色。

    羁踪忽分袂,不啻十载隔。

    世故日纷纭,旧游空想忆。

    今来此山下,松老似百尺。

    欲访松主人,其车已他适。

    徘徊重咨叹,辗转对窗隙。

    晨鸡一何慵,倾听久不得。

    春风吹残月,半夜屋角白。

    难眠却求衣,起望河汉仄。

    寄声岩扃去,华发勿强摘。

    善醉真良图,高谈尽痴策。

    云泉与朝市,处处堪偃息。

    桑榆景可量,名利不足识。

    无因接清话,趁晓拊征轭。

    已度滕家桥,回头更凄恻。

  • 畴昔

    吕南公 〔宋代〕

    畴昔林野居,布絮不粗完。

    及为羁旅人,被服乃绮纨。

    何以出胜处,为君究其端。

    篱苏不馥郁,传自故老言。

    鲁邦无君子,子贱岂所伦。

    东方足文史,得饱在长安。

    苏秦主父偃,亦各有后叹。

    况乎今异古,而本无一廛。

    自非稍激昂,何以脱饥寒。

    辞乡挈囊书,岂敢言王官。

    苟免沟壑祸,微生已成全。

    文章盖有力,温燠此其源。

    遂离厮养科,首尾只十年。

    箧衣亦何者,聊足覆衰残。

    有破得纫补,有新得缝刓。

    因嗟为短诗,所以记初难。

  • 兰溪驿

    吕南公 〔宋代〕

    驿亭何处近兰溪,行尽莲华日暮时。

    春雨发香无分见,断肠频诵杜郎诗。

  • 熙宁六年再至邓氏北轩感而书壁

    吕南公 〔宋代〕

    窗扉暮阖晓还开,乞食寒儒去复来。

    土木不妨人冷落,诗书能使客低徊。

    言如鹦鹉今徒尔,宿似夫不亦得哉。

    但识浮生皆寄托,莫从河汉论涓埃。

  • 和酬李宣德二首 其一

    吕南公 〔宋代〕

    销闲堂上日何思,或弄鸣琴或赋诗。

    声正只传心静处,篇成不待烛残时。

    隆中有客吟梁甫,洛下无人说克儿。

    此日余音到逋客,定如医药蓄青芝。

  • 书斋春日

    吕南公 〔宋代〕

    花困蜂鶑柳困风,年年春恨渺无穷。

    已添病格忧诗债,未破愁城忆酒功。

    日月正居劳苦上,山川长在梦魂中。

    游鞍赏席今多少,想见浓阴替乱红。

  • 道卿上人新作塔亭准拟寿终乞余题诗

    吕南公 〔宋代〕

    道人八十转康宁,却傚浮屠起竁亭。

    日月无穷终系数,乾坤有坏亦因形。

    未张云鹤萧萧影,先养松楸鬰鬰青。

    究竟会应逢逸少,为师重勒雁门铭。

  • 尘土

    吕南公 〔宋代〕

    尘土营营自满城,此间赏望四时清。

    朝看云树吟天末,夜对溪光醉月明。

    只见渔樵真气象,岂知廛市细纷争。

    座中更挂庸儿榻,未识冰壶有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