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大司成葛亚卿挽诗 其二

    赵鼎臣 〔宋代〕

    璧水除官日,漳滨卧疾年。

    贺书犹未报,吊客已相先。

    梦幻真空矣,衣冠尚俨然。

    平生诗满箧,当自有人传。

  • 无题

    赵鼎臣 〔宋代〕

    韵胜应难画,肌香不受熏。

    拂眉烟度柳,梳鬓月侵云。

    歌罢犹依扇,闲来懒系裙。

    最怜能赋客,浑似卓文君。

  • 和钦止桐庐中道见寄二首 其一

    赵鼎臣 〔宋代〕

    邂逅来随牒,因循未拂衣。

    江乡知旧少,京国信音稀。

    老废书千卷,愁宽带十围。

    故人鸿鹄举,燕雀自卑飞。

  • 岚谷道中

    赵鼎臣 〔宋代〕

    汗漫穿岩谷,悠悠不计程。

    林鸠呼妇宿,驿马带驹行。

    叶落知霜早,禾登喜岁成。

    潺湲溪水急,未暇濯吾缨。

  • 子庄猎于近郊志康闻之盛赞如皋之举且督分鲜之饷再以诗往而子庄不报夫践霜雪跨陵谷以从禽荒之游乐则乐矣然未必贤伉俪之所喜也不然鲜胡为而不至哉故余再次来韵以索其情

    赵鼎臣 〔宋代〕

    爱君谈兵如赵涉,往与西人锋刃接。

    尊前或诋次公狂,市上颇疑韩信怯。

    忽然结束变轩昂,驽马自驱千骑猎。

    狐狸博硕正吾须,鸟雀细微谁女慑。

    风驰白羽欻惊飞,火点红旗时一晔。

    将叔无狃戒其伤,君足正应防妇蹑。

    千金之子不垂堂,坐使颦眉羞美靥。

    径当去剑释皮冠,腥血淋漓休使喋。

    贤如孟光不与谋,搏兽于原毋乃辄。

    闻君三日静思愆,谢过莫如吾计捷。

    熊膰兔首速分张,好客庶几闾里侠。

    归家一笑定卿卿,止猎之书犹满箧。

  • 洪谷值大风宿避贤驿诗

    赵鼎臣 〔宋代〕

    客行到处可独宿,秋夜已长聊晏眠。

    北风吹灯最无味,明月照户真可怜。

    儿女渐有婚嫁逼,富贵久无名利牵。

    欲归不决坐此耳,展转悲歌一怅然。

  • 再次韵

    赵鼎臣 〔宋代〕

    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 中秋夜杨时可与狄端叔载酒见过月下联句

    赵鼎臣 〔宋代〕

    月固不可得,客亦未易逢。

    相看且一笑,剧饮须千钟。

    石交事绮语,辩口如剑锋。

    血指遇巧匠,青蒿倚长松。

    平生所欣慕,今夕获从容。

    我出元白后,敢蹑李杜踪。

    竞夸词激烈,已觉醉蒙茸。

    虚文矜画虎,利口极雕龙。

    谁能望尘拜,初不希侯封。

    云披蟾影白,露浥桂香浓。

    河汉淡无色,乌鹊迷所从。

    要为青女约,从使蜚廉攻。

    渡河天女懒,捣药玉兔慵。

    秋凝霜悒悒,晴解云重重。

    论功有词客,误晓惊惰农。

    兴从庾亮发,景为仲宣供。

    夜气凄以冷,斗杓横复纵。

    文章余所短,翰墨子之丰。

    酒渴思朝汲,肠饥闻夜舂。

    宁尽杯中蚁,勿听床下蛩。

    思涩惭追骥,篇成类采葑。

    我眠君且去,莫待鼓冬冬。

  • 次韵李祖武道中见寄

    赵鼎臣 〔宋代〕

    江南绿水幕,塞北黄金台。

    方当汉道隆,威灵畅九垓。

    从军岂不乐,顾我非其才。

    十年尘土中,满胸贮黄埃。

    主人恩义重,弹剑思一来。

    居官自忝冒,揣分岂邅徊。

    免识翰林孙,一见青眼开。

    不许执手版,便容持酒杯。

    题诗远寄我,欲及未开梅。

    北枝寒已甚,正待使君回。

  • 九月八日晓起绝粮舟中读书

    赵鼎臣 〔宋代〕

    饥肠彻夜鸣,梦乱不能好。

    口腹故累余,勉起不待晓。

    贫家无宿粮,庖厨净如扫。

    力耕可得食,此计真不早。

    居然怀抱恶,坐使百忧绕。

    聊复读我书,百家观浩渺。

    古人骨已朽,漫烂列华藻。

    其言忽起予,一览意自了。

    飒然惊短鬓,怒立何草草。

    壮心激衰懦,豪气变枯槁。

    捧腹故便便,不食今自饱。

    方知道义力,非但文章巧。

    吾命岂真穷,吾书可长保。

    从今复何事,读诵以终老。

    不须哀王孙,为谢淮阴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