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时升种竹韵

    郭印 〔宋代〕

    何物比君子,猗猗庭前竹。

    直节虚心人不顾,高标雅态自殊俗。

    千亩碧云虽未有,数竿清风也自足。

    兴来寻访不知懒,到处敲门忘检束。

    身居市廛心在野,山林痼疾今弥笃。

    直舍初开露井寛,檀栾只欠森森玉。

    君诗赠我何相知,摄衣起谢容正肃。

    缅思竹林贤,自昔高品目。

    当时昏浊乱一世,七子风流岂容黩。

    众人皆醉我独醒,正似霜筠异群木。

    不妨糟丘寄孤根,秋风相伴倾寒醁。

    烦君更作长短句,为我商声歌此曲。

  • 大自在庵

    郭印 〔宋代〕

    茫茫三界中,何处不自在。

    情存想未除,转侧成拘碍。

  • 夔州

    郭印 〔宋代〕

    夔子巴峡冲,风物异蜀境。

    城居版作屋,江汲地无井。

    四郊乏平原,冢墓缘山岭。

    人传蚯蚓瘴,俗饮茱萸茗。

    女妇尽背篮,老弱多垂瘿。

    试问何所因,食彼山泉冷。

    岩栖固不少,亦有长细颈。

    似闻此土人,其性皆悍犷。

    胸中忿畜者,瓮盎成项领。

    是说理有之,云胡不自省。

    我来适夏初,端坐愁日永。

    况经六七月,官舍如沸鼎。

    有雨未沾濡,蔬茹空盘皿。

    清泉不敢吃,仅免河鱼梗。

    投绂归去来,吾乡等箕颍。

  • 题李彦泽紫云洞

    郭印 〔宋代〕

    老李天中仙,一念人间世。

    簪裳四十秋,不取公卿位。

    星斗烂文章,日月悬忠义。

    缘断还帝乡,飘飘若蝉蜕。

    玉骨瘗高丘,乃其所卜地。

    山川暨草木,拱揖浮苍翠。

    向来峰之巅,勃鬰蟠紫气。

    神物常护持,景色多秀异。

    郎君久慕道,泥滓唾声利。

    石洞琢青苔,万古开天秘。

    非关痼烟霞,稍欲远朝市。

    要栖老仙灵,以奉香火事。

    不知骑鲸去,尘宇宁俯视。

    洞兮既清幽,且尽人子志。

  • 再作云溪 其一

    郭印 〔宋代〕

    修篁卫长江,云气自翔集。

    中有无心人,片云随出入。

  • 戏题睡庵壁

    郭印 〔宋代〕

    自我观世间,色色厌逐迫。

    个中无尺地,漫不见阡陌。

    中有南柯游,未怕东方白。

    闭眼一榻多,开眼六合窄。

    弥明息如雷,非我门下客。

    觉寐两不知,偃仰有真宅。

  • 宿古峰驿诗四首 其三

    郭印 〔宋代〕

    拄杖穿云到古峰,月高天浄欲乘风。

    人间原有清凉地,好作茅茨一亩宫。

  • 上李西美制置

    郭印 〔宋代〕

    谛观天地间,物物无非易。

    有情洎无情,与我固真一。

    伏羲未仰俯,卦象已先画。

    乾坤易之门,神机尽开辟。

    周文鲁仲尼,传授何太密。

    古今元共处,心心印空寂。

    展编韦三绝,门人岂语诘。

    曾高本愚鲁,超然入于室。

    子思中庸篇,孟轲仁义术。

    于易初不言,此道皎如日。

    寥落余千载,学者空陈迹。

    条叶竞寻采,几人撷其实。

    盘根有仙李,灵芽一枝出。

    衣钵自家传,独智探圣域。

    契兹三圣书,羹墙面相觌。

    雅怀亲炙愿,进退终跼蹐。

    达人具大观,胸次吞溟渤。

    斐章露肝胆,犹愧多言失。

    傥许接玄谈,平生事已毕。

  • 计敏夫送酒四壶有诗和之二首 其一

    郭印 〔宋代〕

    万象森罗总是诗,神机一动即天随。

    寒梅把酒真游戯,妙意纵横十二时。

  • 读圆觉经

    郭印 〔宋代〕

    万法归一心,一心何所寄。

    灵光自巍巍,无物不具备。

    如来既先觉,要警众生寐。

    倒说纵横说,莫非明此事。

    上根可与语,惟有十二士。

    问略答更详,玄关大开示。

    下及三种观,真修岂容废。

    定轮各差殊,均入清净地。

    直须顿悟入,不落第二义。

    圆觉与圆通,总是闲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