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蒲大受检覆韵

    郭印 〔宋代〕

    身亲扫除役,敝袍染尘泥。

    青云一何高,天险不可跻。

    西风吹秋来,草木含凄凄。

    鞲鹰屡飞掣,枥马空鸣嘶。

    丈夫两鬓斑,籍未通金闺。

    不如买田园,荷锸理蔬畦。

    岁月无停轨,归计亦已稽。

    年来稍闻道,所学忘筌蹄。

  • 忘机台

    郭印 〔宋代〕

    累石成台如蚁垤,对此澄江千丈阔。

    春轮旋转疾如飞,隔岸传声无间歇。

    风标公子镜中来,为我沙汀凝片雪。

    晚晴更是斜阳好,树外残霞红一抹。

    平生任运息机心,麋鹿可驯禽可狎。

    生憎智巧犯人为,激水翻车真太黠。

    君不见海上之鸥胡不下,当时妄念差一发。

    又不见汉阴抱瓮用力多,区区反笑桔槔拙。

    我今与物既大同,积刼情尘俱泯绝。

    天机密契有谁知,强立台名太饶舌。

  • 和程文彧九日诗

    郭印 〔宋代〕

    平生懒惰无拘逼,学道唯将寸阴惜。

    手披目览不自勤,俯视仰观如有得。

    王侯蝼蚁同丘墟,身外纷纷了无益。

    况值秋风草木枯,仍惊羽檄文书急。

    萧条情思殊曩时,畏见重阳百忧集。

    花披黄金岂复知,酒送白衣元未识。

    计侯开筵及芳辰,置我坐隅非恶客。

    衰颜不红鬓失青,一笑颓然倚欢伯。

    醉来说禅傍无人,若道个中嫌拣择。

    古今一照事俱空,物我两忘心自适。

    明朝梅福记新诗,锵铿未减金声掷。

    何如邀我卧东篱,天地从教为幕席。

  • 读楞严经

    郭印 〔宋代〕

    学道证声闻,习气犹未断。

    百生恩爱情,会遇终恼乱。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神咒摄来归,宿业坚冰泮。

    快演涅槃门,反复征所见。

    文殊更说偈,明指圆通岸。

    其余肆口言,心真自一贯。

    三界七趣中,有相无非幻。

    最后大慈悲,力破邪女叛。

    天魔与外道,从此悉销散。

  • 读维摩经

    郭印 〔宋代〕

    白衣心出家,从古推净名。

    无疾现有疾,特地真机生。

    佛欲遣人问,指示转分明。

    宜是诸大士,辞屈不能行。

    文殊末后往,万众心已倾。

    箭锋相注处,妙义益峥嵘。

    芥子容须弥,毛孔受四溟。

    此理自灼然,学者疑且惊。

    更谈不二门,法法俱见成。

    一默岂无语,其声如震霆。

  • 问养生于曾端伯

    郭印 〔宋代〕

    平生慕道心,荏苒岁月永。

    尠福未逢人,桑榆惊短景。

    使君蓬莱仙,天遣下尘境。

    讼简刑狱清,吏退文书省。

    诗锋秃千毫,量陂吞万顷。

    纵言及养生,大抵宗虚静。

    逍遥思虑空,恬淡声色屏。

    火透尾闾关,泉落昆仑顶。

    龙虎闲名字,安用分炉鼎。

    衰迟偶遭逢,踊跃真自幸。

    愿许燕闲余,抠衣窃有请。

    半语为发药,醉梦一呼醒。

    庶几垂尽年,获与天地并。

  • 新开小轩晁子西有诗以韵答之二首 其二

    郭印 〔宋代〕

    我无先世英,敢望燕台筑。

    譬如坎井蛙,拘虚徒窘束。

    又如鹪鹩巢,所寄一枝足。

    名不闻公卿,迹非侣樵牧。

    眼花鬓毛霜,黾勉作侯服。

    吏才固不高,民事亦稍熟。

    每欲思寡过,岂敢求多福。

    群公迟风云,行矣龙起陆。

    佳篇杂沓来,文绣被土木。

    坐令北窗下,不知有穷独。

    相逢一笑粲,语妙席自促。

    凭谁觅仙方,造酒逡巡速。

  • 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 其二

    郭印 〔宋代〕

    半秋云物扫遥天,对月凭栏一怃然。

    明夜半规应尽满,此时清赏更无前。

    琼楼颇觉三山近,玉斧谁将七宝连。

    我欲乘风霄汉上,坐令凡骨变真仙。

  • 过小汉坝

    郭印 〔宋代〕

    地豁天开眼界寛,两山相对列巑岏。

    多情烟树连村暗,不事沙鸥照水寒。

    立马踌躇饶野兴,抗尘奔走尚粗官。

    归来凖拟江湖计,不负蓑衣与钓竿。

  • 归云溪

    郭印 〔宋代〕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

    只凭藜杖穿幽径,还喜蒲团憩小亭。

    散诞竹邉梳白髪,徘徊江上诵黄庭。

    人间无此清凉处,亦许儿童共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