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之道的诗文
98 / 106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于其上而目之曰玉璧窟求诗诸公予不识邦基而与其侄无为簿济之游济之索诗故为赋之
我闻美玉地所秘,出为世用自有时。
譬犹景星与庆云,千载往往一见之。
君家玉璧岂无说,凿山得石夸瑰奇。
岂惟苍翠实相似,温润清越璠玙姿。
细看高广类墙壁,以璧名之故其宜。
剜劖不已石无尽,此窟未易窥藩篱。
作堂正在佳绝处,下视海岳如城池。
钱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烟岫纷参差。
君于其间日成趣,长篇短句挥蛟螭。
乃知地灵不爱宝,要令景物求新诗。
顾我与君无半面,牵帅阿咸难固辞。
沽哉沽哉吾与玉,它年相见期相知。
-
沈汤辅隠轩诗
小隠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轩良有意。
仕途捷径固无取,泉石膏肓亦犹次。
不知朝隠谁得之,我恐曼倩为近似。
公卿百执各有职,岂容妄隠但充位。
古人禄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于智。
庄周梅福此其流,吏隠之名可无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数千字。
耻从举子事进取,逸韵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达方强仕,翠竹停鸾想风致。
君侯才业伯仲间,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尧舜理四海,岩穴弹冠求自试。
朝廷既治群吏肃,何处堪为隠者地。
不如市隠最得策,大胜山林自憔悴。
花源缭绕转红绿,竹洞深沉入幽邃。
我闻此风颇健羡,图成未可日月冀。
他时傥作江西游,兄曰能来访予季。
-
次韵因老见赠
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
登堂默无语,见者称目击。
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
君时濡须游,入山笑相揖。
肩担祖师禅,问答挥即栗。
岂惟警聋瞆,亦足慰岑寂。
春容褪丹青,雨意铺水墨。
定将傥赴感,澄霁自端的。
麦秋数日间,饥肠颇贪得。
兵余敝庐尽,何独空四壁。
维摩幸无恙,胡避有新室。
白云夲无心,能归定能出。
岿然三杰峰,况是旧相识。
我有半仙丹,和剂等菖术。
为言山中人,蟠桃已成实。
-
黄梅东禅寺
南晋今黄梅,东禅旧青莲。
曹溪竟何许,龙朔知几年。
我闻二祖师,属袂兹褊褼。
片言道有契,千古衣相传。
栽松与舂硙,为此一大缘。
朝追固若廹,夜度亦大遄。
迩来五百载,兵火数变迁。
惟余坠腰石,绳窍徒空穿。
堂堂吴生画,笔法世所贤。
绢素虽朽蠧,丹青尚依然。
嗟予二三子,平生慕真诠。
来游获瞻仰,投老当周旋。
独恨走俗状,明朝又加鞭。
临池更徘徊,圆荷泛漪涟。
-
和秦寿之喜雨
云峰拥棱层,不动若顽石。
追凉困无所,何当日云夕。
挥箑汗如流,欲卧莫安席。
云头从北来,微风动疏荻。
滂沱一尺雨,旱魃惊辟易。
巾屦获暂御,尊酒容复覔。
谁怜贫长卿,空洞家四壁。
熬熬炉炭中,万物同一息。
明朝槁苗兴,农畆歌帝力。
-
一经堂为王亦颜题
我生非我有,天地暂委形。
谛观子若孙,相值如浮萍。
崔昭与李兼,甚矣愚不灵。
积钱遗芸窟,转手还星星。
何如散籯金,人遗以一经。
韦贤不可作,高风看典型。
公家世植德,兰玉滋芳馨。
三鳣偶堕砌,伯鱼初过庭。
明明有圣训,言之尔其听。
退而学诗礼,斋扉昼长扄。
矻矻对月牖,孜孜守风櫺。
冬映孙子雪,夜聚车公萤。
有时闻诵诗,流泉韵泠泠。
悬知睟见面,岩电仍双荧。
行当擢贤科,发策惊天廷。
致君此其术,何独取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