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元章获砚帖赞

    岳珂 〔宋代〕

    公谓是砚,生平之所无。

    彼美砚山,乃易其所居。

    既舍其所宝,聊假以自娱,其亦人之情欤。

  • 米元章书简帖赞

    岳珂 〔宋代〕

    论书自晋始,盖因其风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习尚之笃而溺之于专。

    维唐设科,身判书言。

    作成自初,欧褚争先,薛靓张颠,颜真迎便。

    中世而后,虽经生楷隶,犹得以扬镳而鸣鞭。

    五季日卑,吾宋兴焉。

    士以德进,舍艺之偏。

    既窒其进取之涂,故世之以书名家者,皆不杂以人而纯乎天。

    更八叶之豫丰,乃设学而详延。

    有芾者出,集其大全。

    盖繇羲献而来,溯崇观而前,或营萃以拔棘,或宫墙而及肩,或小醇而大疵,或舍正而取权。

    六书之统,殆所谓芾之死不得其传也。

    ????乔岳,洋洋大川,草木风云,波涛蛟鼋。

    我系此评,其然岂然。

    较三十里,后八百年。

  • 佛印清胜帖赞

    岳珂 〔宋代〕

    欲溯其洄,先涉其流。

    欲观其人,先视其与游。

    东坡之名,在昌黎武威之间。

    而师之能,亦文畅秘演之俦。

    德必有邻,而人焉廋。

    世于是可以察予之去留。

  • 文周翰盛暑帖赞

    岳珂 〔宋代〕

    同文之狱,诸贤非一族。

    殄瘁之悲,独及于禹玉。

    岂一人之言,自为之反复。

    伤哉利禄。

  • 李伯时醉卧图诗帖赞

    岳珂 〔宋代〕

    猗龙眠,本书仙。

    工而妍,画亦然。

    醉之趣,醒不传。

    题此诗,比逃禅。

  • 林文节绍圣日记前帖赞

    岳珂 〔宋代〕

    史本乎公,不厌于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徧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

    安焘面析章惇,以为乡风。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

    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广于四聪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于直躬也。

  • 林文节元祐日记帖赞

    岳珂 〔宋代〕

    汉大中大夫东方曼倩之对孝武曰:诚得天下贤士公卿在位,咸得其序。

    譬如以周召为丞相,仲尼居御史府,毕公高备拾遗,蘧伯玉为太傅,博士则以颜闵,执金吾以季路,卫尉以卞严子,光禄以仲山甫,郡守以子产,詹事以孔父,史鱼司直,申伯为御,下至旄头式候亦羿万之伍,则唐虞之隆,成康之际,陈功比德,自无以喻。

    武帝为之大笑,盖甚言其难遇也。

    今视元祐之时,彼固何足慕哉。

    群贤拔茅,大奸脱距。

    如确如惠,必斥必去。

    师保万民,维温维潞。

    大老既归,百揆时序。

    师表以韩,押麻以吕。

    班廷谢门,纷鹓振鹭。

    守正如王,博闻如顾。

    钱刘曾孔,滃云蒸雾。

    其未登于录者又不可一二数。

    宣制正衙,天人交助,翕然闾巷,曰司马雨。

    公盖异时攘臂于代言之间,而染指于同省之赂,顾犹有是语。

    则是非之公,盖未尝不具也。

    然则插齿吐吻,擢项结股。

    委蛇其迹,偊旅其步。

    虽辨知闳达溢于文辞,而诙谐者犹皆不之与,后之君子其必知所去取矣。

    幅纸之得,正邪以寓。

    式闚厥衷,逸史是补。

  • 林文节定力帖赞

    岳珂 〔宋代〕

    公以好古兼博识,固宜著声于翰墨。

    予观此帖,实在京师之定力,是时盖初扫元祐之迹。

    使其不为三子之累,则后日之笔当不至于轻掷也。

  • 孙莘老报状帖赞

    岳珂 〔宋代〕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

    是曰元祐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

    久藏弗治,客见而叹,持并所携,毫发无间,予是以知其非赝。

  • 李公择嘉裕帖赞

    岳珂 〔宋代〕

    予登五老峰,其下盖有山房焉。

    缭阁层廊,疏松秀篁,泉璆夜鸣,谷绣晨张。

    公方读书其间,盖已会此趣于胸中之藏。

    然则摛墨池之华,撷彩笔之芳,发其绪余,书尺七襄,固知其自然云锦之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