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山西村

    陆游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汉江临眺

    王维王维 〔唐代〕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永州八记

    柳宗元柳宗元 〔唐代〕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渴记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常建 〔唐代〕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 利州南渡

    温庭筠温庭筠 〔唐代〕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 青溪

    王维王维 〔唐代〕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磐石 一作:盘石)

  •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李白李白 〔唐代〕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 归嵩山作

    王维王维 〔唐代〕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 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李白 〔唐代〕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