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一

    孔平仲 〔宋代〕

    未归西掖掌丝纶,且面南谯作守臣。

    三已何尝观愠色,一鸣从此却惊人。

    朱轓暂去求民瘼,黄闼行当秉国钧。

    记取庐山公旧隠,几多草木待青春。

  • 赠潘邠老秀才

    释道潜 〔宋代〕

    去年云梦泽南州,为访太史尝淹留。

    东坡寒碧最佳处,恨不得子同遨游。

    今年庐山深且窅,感君忽来慰枯槁。

    溪月岩云亦有情,昨夜为君颜色好。

    飘飘绿发方妙年,图史满腹皆精研。

    挥毫应敌风雨快,咳唾落纸珠玑圆。

    广文英豪仅数千,逸群骥子谁与肩。

    男儿穷通故有命,劝子未宜嗟蹭蹬。

    丈夫盖棺事始定,他日雄飞雕鹗劲。

    草草论文未有涯,匆匆别我却还家。

    秋风更约通玄府,共访仙人卧彩霞。

  • 别匡山

    李白李白 〔唐代〕

    晓峰如画碧参差(碑作「参差碧」),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碑作「待」)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一作「鹭」,或作「鹜」)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见光绪《重修江油县志》卷二十四)(陈广福《李白的〈别匡山〉诗考》谓江油县匡山书院存宋熙宁元年《勅赐中和大明寺住持碑》,碑文云:「玄宗朝翰林学士李白字太白,少为当县小吏,后于此山读书,于乔松滴翠之平有十载。

    」文中录此诗。

    )。

  • 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

    吴筠 〔唐代〕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 寄庐山庄隐土

    李中 〔五代〕

    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

    逼枕溪声近,当簷岳色寒。

    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

    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

  • 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

    李中 〔五代〕

    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

    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

    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 赠庐山钱卿

    章孝标 〔唐代〕

    象魏抽簪早,匡庐筑室牢。

    宦情归去薄,天爵隐来高。

    箧有新征诏,囊余旧缊袍。

    何如舍麋鹿,明主仰风骚。

  • 送主簿兄之德化任

    严羽 〔宋代〕

    唐世诸严盛西蜀,郑公勋业开吾族。

    后来避地居南闽,几代诗名不乏人。

    叔孙伯子俱成集,我兄下笔追唐及。

    少年赐第明光宫,才气如云辨挥翕。

    习簿风流四海闻,谁令作吏狎埃氛。

    片帆江上君先发,别袂春前我𫏐分。

    借问匡庐在何许,舟人遥指云中语。

    彭蠡湖边几树秋,琵琶亭下江千古。

    香𬬻峰顶散晴烟,瀑布悬疑泻漏天。

    平生梦寐行历处,一笑忽觉当樽前。

    尽驱灵异入篇什,物象往往愁笞鞭。

    此中高兴宁淹久,盗贼兵戈莽回首。

    郑公勋业须人传,康济他时仗君手。

    我今疏阔更何为,心事惟将海岳期。

    匡庐半席君为主,待我酣来试一题。

  • 庐山五猗 其五

    洪咨夔洪咨夔 〔宋代〕

    猗若人兮深衣,万锺不为泰兮一箪而遯肥。

    溪之清兮不受淄,月离离兮风披披。

    芙蓉兮涉采,欲淡兮心夷。

    驾言兮何之,羲文兮与归。

  • 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 其二

    杨冠卿 〔宋代〕

    西风寒岩鞠蘂斑,索米长安得路难。

    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