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舜俞 〔宋代〕

    老来惟有看山癖,踏雪来寻洞府春。

    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

    参差玉树千岩里,高下蓝田一水滨。

    乘兴去留人莫怪,风流元是剡中人。

  • 题璇公山池

    李颀李颀 〔唐代〕

    远公遯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

  • 白鹿洞谒先生祠堂呈李梦开教授是日李入洞讲书

    陈文蔚 〔宋代〕

    先师紫阳翁,雅爱穷幽微。

    前贤有遗迹,所至皆发挥。

    千古庐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实经始,閟藏启天机。

    临流勘书台,隠然钓鱼矶。

    圣朝始加贲,泉石生光辉。

    榛莽百年中,潜长虎豹威。

    衣冠固不论,樵牧亦寥稀。

    今昔有显晦,山川无是非。

    先生适剖竹,按图重歔欷。

    斩荆得遗址,涧绕山合围。

    买田敞堂塾,岂将终遁肥。

    学子共栖集,相与咏而归。

    继圣讲绝学,咳唾落珠玑。

    此理忽森著,鱼鸢真跃飞。

    小子恨晚遇,讲席吊及依。

    升堂拜遗像,泫然涕沾衣。

    幸今主盟人,高识可与几。

    光风霁月意,端欲贤圣希。

    时来一讲订,诸生佩弦韦。

    超然此会意,规范喜无违。

    徘徊不忍去,暮宿留山扉。

    因极昔游处,恍如身泗沂。

    矧复洞中友,进步方𬴂𬴂。

    永矢忘世味,来食此山薇。

  • 题旧拄杖

    齐己齐己 〔唐代〕

    亲采匡庐瀑布西,层崖悬壁更安梯。

    携行三十年吟伴,未有诗人□□□。

  • 庐山道中遇黄介夫因寄四十字

    黄庶 〔宋代〕

    冷日苍山下,相逢笑又颦。

    文章已脍炙,名位尚埃尘。

    昔见缨尝请,今言雉欲驯。

    腥膻满南郡,忍醉解池春。

  • 赠浔阳冯明府

    王贞白 〔唐代〕

    政约人知惧,讼庭荒草生。

    日高诸吏散,风到七弦清。

    诗味匡山色,卧谙湓浦声。

    柴桑已不远,何苦念前程。

  • 送江西转运冯广渊学士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五月江南行,南风江恶溯。

    乘潮虽有信,不过湓城去。

    船经香炉峰,峰前须暂住。

    三年少尹劳,始得看瀑布。

    到官未必闲,举察忧财赋。

    回思庐山傍,尘土已生虑。

    尚存滕王阁,无忘一登顾。

  • 三峡桥

    孔武仲 〔宋代〕

    庐山到此深,面面皆叠嶂。

    安知九江滨,自有三峡壮。

    层崖合飞流,深谷呀百丈。

    颇闻开辟初,融结固异状。

    帝遣六天丁,开凿就空旷。

    划为双门关,拔作两城障。

    乔林叠帷幄,怪石蹲犀象。

    高泉落其间,快若翻瓮盎。

    雷动正轰磕,龙吟更凄怆。

    萦流十里间,余怒犹奔放。

    诗人细评品,价出瀑布上。

    山祇苦闷蓄,可探不可望。

    我来搜奇古,秋色正明亮。

    初观虽震慴,少定亦恬荡。

    复值朝日升,光景相荡漾。

    如倚明月宫,俯看银河浪。

  • 谒濂溪周虞部

    李大临 〔宋代〕

    帘前翠霭逼庐山,门掩寒流尽日闲。

    我亦忘机澹荣利,喜君高躅到松关。

  • 桐庐山中赠李明府

    孟郊孟郊 〔唐代〕

    静境无浊氛,清雨零碧云。

    千山不隐响,一叶动亦闻。

    即此佳志士,精微谁相群。

    欲识楚章句,袖中兰茝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