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华山 其七

    王十朋 〔宋代〕

    郡楼初见一奇峰,深恐烟霞无路通。

    神母遥遥将九子,总将山色到舟中。

  • 宿无相寺

    李白李白 〔唐代〕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禅床今暂歇,枕月卧青松。

    更尽闻呼鸟,恍来报晓钟。

    (详后,以上四首,皆转录自常秀峰等著《李白在安徽》。

    )(〖1〗《李白在安徽》云:此诗刻于清道光十年《重建无相寺碑记》。

    无相寺在九华山头陀岭下,旁有一泉,名金沙,李白在九华时曾游此。

    无相寺建于唐初,治平元年赐额,道光间重修。

    此诗保存有两种可能:一,无相寺旧时碑文刻有此诗;二,为康熙时礼部尚书吴襄收藏,吴姓修寺捐资最多。

    )。

  • 赠九华程兄

    刘宰 〔宋代〕

    君家九华山,山翠常在目。

    鸡犬声相闻,山腰几隣曲。

    本固枝叶蕃,无若君之族。

    当年紫橐翁,一念要亲睦。

    俸余不自有,买田徧谿谷。

    计口给之食,昏旦常陆续。

    吉凶更资助,常使有余畜。

    只今大江南,盛事君家独。

    君归广此意,胜处新卜筑。

    周遭植名花,中间敞家塾。

    少长驱之学,毋间亲疏属。

    庶几子又孙,更衍无穷福。

    亦使紫橐翁,百世流清馥。

  • 送人之官池州

    楼钥楼钥 〔宋代〕

    春空吹雨作余寒,去去扁舟不可扳。

    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独记九华山。

    想君脉脉征途远,属我悠悠梦境闲。

    回首江山固无恙,怀人倚待好诗还。

  • 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雾竟不见其全三首 其三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懊恼西来不见山,五更指准月中看。

    却将香雾宽裁幕,性燥和天总一漫。

  • 九华山 其一

    王十朋 〔宋代〕

    九芙蓉自九天来,太史南游山未开。

    仙境曾经谪仙眼,佳名杰句两崔嵬。

  • 子长和汪枢齐山诗复用前韵

    王十朋 〔宋代〕

    腐儒无用分投闲,吴蜀分符祇强颜。

    去访少陵三峡水,来寻太白九华山。

    小舟载酒清溪口,健卒传诗白浪间。

    风伯相留作吟社,愿低笔力许追攀。

  • 萧相楼

    王巩 〔宋代〕

    卢杞奸邪四海忧,相君邦国自同休。

    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南来江上州。

    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

    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

  •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 其二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詹。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

    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

    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

    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

    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

    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

    此山相后先,各出群峰尖。

    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

    挺身百辟上,附丽无奸𪫺。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觉炎。

    草树萋已绿,冰霜尚涵淹。

    颓然如九老,白发连苍髯。

    此山当无云,秀色鬰以添。

    姹然如九女,靓饰出重帘。

    珮环与巾裙,绀玉青纨缣。

    远之妍西施,近或丑无盐。

    变态不可穷,诗者徒呫呫。

    我初勇一往,役世难安恬。

    浪荒不走职,民瘼当谁砭。

    乖离今数旬,梦想欲窥觇。

    自期得所如,何啻释囚钳。

    念昔太白巅,下视海日暹。

    朅来天柱游,屐齿尚苔黏。

    犹之健饮食,屡飨亦云餍。

    胡为慕攀踏,已惫且不嫌。

    岂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潜。

    男儿有所学,进退不在占。

    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

    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归欤岩崖居,料理带与签。

    得石坐兀兀,逢泉饮厌厌。

    取舍断在独,岂必询谋佥。

    子语实慰我,宁殊邑中黔。

    玉枝将在山,当倚以葭蒹。

    诗力我已屈,锋铓子犹铦。

    扶伤更一战,语汝其无谦。

  • 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雾竟不见其全三首 其二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肩舆过了九华西,恨杀秋云故故低。

    遮尽奇峰时放出,逐峰放出不教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