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菱溪石记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邪?想其葭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岑参 〔唐代〕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 颍亭留别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洪适 〔宋代〕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一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近梅梢近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 登岳阳楼二首

    陈与义 〔宋代〕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韩元吉 〔宋代〕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一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近梅梢尽破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少迂使节上凌风。

  •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晏殊 〔宋代〕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 观梅有感

    刘因刘因 〔元代〕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 白沟

    刘因刘因 〔元代〕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 渡黄河

    谢榛 〔明代〕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