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老有志好学识面于京师作此示之

    释德洪 〔宋代〕

    道人西岳来,气与秋争晓。

    读书如壁月,罅隙必委照。

    当从贤俊游,运斤端得妙。

    傥明句中眼,王良控騕褭。

    嗟余老渐衰,绿发亦加少。

    喜君解妙处,见博而知要。

    录余一千篇,正可付一笑。

    同归漳水垠,乘月答清啸。

    睡起山花开,脱履万事了。

  • 送道者二首 一

    司空图司空图 〔唐代〕

    洞天真侣昔曾逢,西岳今居第几峰。

    峰顶他时教我认,相招须把碧芙蓉。

  • 次韵周辅雾中作

    陆游陆游 〔宋代〕

    一日篮舆十过溪,丹茰黄菊及佳时。

    端居恐作他年恨,聨辔聊成此段奇。

    侧磴下临重涧黑,乱云高出一峰危。

    何时关辅烟尘静,太华山头更卜期。

  • 题光和年西岳碑

    强至 〔宋代〕

    瘦硬光和字,崔巍太华碑。

    镌模森骨立,点画宛鳞差。

    内有通神笔,前无绝妙辞。

    茅斋千载后,玩古独心知。

  • 铅山僧斋假山

    朱松 〔宋代〕

    擘开华岳三峰秀,叠就层峰数石寒。

    等是世间儿戏事,道人莫作两般看。

  • 赋得瀑布

    张耒 〔宋代〕

    浩浩自太古,洋洋灌百川。

    深将一源润,首出万峰巅。

    晴浴岱宗日,香通华岳莲。

    应有真仙子,挥榜上青天。

  • 注葛仙公气诀赠友人

    逸人不顾 〔唐代〕

    君今遣我注仙经,我乃为君强释名。

    华岳峰前霞客喜,天台洞里隐人惊。

    云翔嶂外缘文就,鹤唳天边为气成。

    奉劝仙公除自秘,莫教流俗浪相轻。

    (见《四库珍本初集》本《天台前集别编》。

    )(按:诗题下原注:「见《洞天集》。

    」《洞天集》为五代后汉道士王贞范所纂,见《崇文总目》。

    )。

  • 赠马道士

    李九龄 〔唐代〕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唯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覔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见方回《瀛奎髓》卷四十八《仙逸类》。

    )(按《瀛奎律髓》原注云:「九龄,干德五年进士第三人。

    」与《全唐诗》小传作干德二年者异。

    )。

  • 寄岘山道人

    齐己齐己 〔唐代〕

    凤门高对鹿门青,往岁经过恨未平。

    辩鼎上人方话道,卧龙丞相忽追兵。

    炉峰已负重回计,华岳终悬未去情。

    闻说东周天子圣,会摇金锡却西行。

  • 选冠子・碧眼连车

    杨太尉 〔宋代〕

    碧眼连车,黄头间座,望断故人何处。

    当时胜丽,旧日繁华,都变虏言胡语。

    万里衔冤,几年埋恨,仔细向谁分诉。

    对南风凝眸,眺神旌、触目泪流如雨。

    今幸会,电扫雷驱,云开雾敛,一旦青天重睹。

    桃林卧草,华岳嘶风,行迓太平周武。

    洗尽腥膻巷陌。

    从此追欢,酒杯频举。

    任笙箫声里,花朝月夕,醉中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