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太白同之东洛至栎阳太白染疾驻行予九月二十五日至华岳寺雪后望山

    元稹元稹 〔唐代〕

    共作洛阳千里伴,老刘因疾驻行轩。

    今朝独自山前立,雪满三峰倚寺门。

  • 过华阴

    王昌龄王昌龄 〔唐代〕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羇人感幽栖,窅暎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余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 古柏行

    许及之 〔宋代〕

    太华山头有古柏,宿柯成铜根化石。

    自从出地受雪霜,直到于今几千尺。

    向来移种向中州,挽之不动艰万牛。

    根连玄圃渗七泽,凤凰将雏鸣上头。

    春草寒花几衰歇,枯蔓朽株风屡拔。

    岿然此柏安如山,匝地清阴覆椒樾。

    不辞孤立成大厦,匠石踌蹰少须暇。

  • 赠范觉民

    王之望 〔宋代〕

    范子廊庙器,至宝非凡璞。

    胸怀吞云梦,豪气低华岳。

    昔在童稚时,树立已卓卓。

    曳裾桥门内,崭然见头角。

    岁行在辛丑,帝策询民瘼。

    造庭百千人,衣带矜褒博。

    平居议执政,至此舌为括。

    独余子范子,雅志不可夺。

    吐辞如涌泉,一发孰能遏。

    挥毫不停缀,盈卷无点抹。

    汉廷执戟郎,环顾皆错莫。

    纵横五千字,字字医国药。

    期于必伐病,非徒事迂阔。

    怪言一惊众,士论叹且愕。

    皆云布衣流,志在縻好爵。

    乃尔张危言,身谋胡太错。

    当时群宗匠,其间多龌龊。

    指言为沽直,欲使趋鼎镬。

    堂堂春官臣,主张独何确。

    谠议既冰释,众口不能铄。

    乙科忽大阐,秋天一雕鹗。

    传诵争取先,纸价为翔跃。

    声华顿辉赫,蔼然暨南朔。

    忆昔客东都,猥厕英游数。

    每于谈笑间,论议闻謇谔。

    诵语非沽名,生平真所乐。

    乖离三四载,遣我情怀恶。

    间者见眉宇,飒然意气豁。

    亟使罗酒浆,沈沈动清酌。

    秉烛夜相对,谈词恣嘲谑。

    公卿颇历诋,治乱亦商略。

    间出新诗篇,清制皆洒落。

    祇怀苍生忧,肯为穷愁作。

    少陵不忘主,气味若相若。

    倘使任言责,必有裨帷幄。

    奈何谏诤姿,久矣滞丘壑。

    似闻庙堂上,知己被新渥。

    一公丞乌台,一公相黄阁。

    吾君皆太平,二公繄深托。

    荐贤乃报国,看子翔寥廓。

  • 偈颂二百零五首 其九三

    释正觉 〔宋代〕

    几许欢心几许愁,好看野老两眉头。

    家风平贴清如镜,水瘦山空一样秋。

    手段通变,身心自由,不怕风涛雪拥舟。

    海上三山颓一掣,六鼇连落上金钩。

    华岳连天秀,黄河辊底流。

  • 游华岳归道中望仙掌

    晁补之晁补之 〔宋代〕

    深岩踏遍寻归路,仙掌依然在碧虚。

    无限游人重驻马,岂惟狂客倒骑馿。

    挂图天汉朝霞上,落影秦关夕照余。

    千古全生才一士,可怜登览尽丘墟。

  • 寄陶副使

    王昌龄王昌龄 〔唐代〕

    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

    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 游黄山留题

    赵日岩 〔宋代〕

    半空岚翠滴楼台,物象冥搜入翦裁。

    云散峭峰殊华岳,仙留灵迹胜天台。

    丹砂水暖岩前涌,紫术花香洞口开。

    为问神仙住何处,寄诗还许到蓬莱。

  • 李德茂家有磈石如匡山双剑峰求诗

    释德洪 〔宋代〕

    胸次能藏大千界,掌中笑看小重山。

    飞来华岳一峰失,幻出匡庐双剑闲。

    偶触篆烟云点缀,戏浇砚滴瀑潺颜。

    莫将道眼生分别,随意聊安几案间。

  •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李峤李峤 〔唐代〕

    步辇陟山巅,山高入紫烟。

    忠臣还捧日,圣后欲扪天。

    迥识平陵树,低看华岳莲。

    帝乡应不远,空见白云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