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杜甫 〔唐代〕
洞房环佩冷,玉殿起秋风。
秦地应新月,龙池满旧宫。
系舟今夜远,清漏往时同。
万里黄山北,园陵白露中。
杜荀鹤 〔唐代〕
闻有汤泉独去寻,一缾一钵一无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祷神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患身是幻逢禅主,水洗皮肤语洗心。
汪莘 〔宋代〕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武元衡 〔唐代〕
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名滩拽𥮘迟。
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畬余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
物色可怜心莫限,此行都是独行时。
缪岛云 〔唐代〕
浮丘与轩后,鹤驭杳难思。
三十六峰顶,不知何处奇。
枯杉龙脑溢,阴洞石膏垂。
莫问当时事,苍苔锁断碑。
张仲素 〔唐代〕
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黄山一夜雪,渭水泻声多。
李颀 〔唐代〕
云阴带残日,怅别此何时。
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
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
皇甫大夫 〔唐代〕
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
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
绿绶藏云帔,乌巾换鹿胎。
黄泉六个鬼,今夜待君来。
韦绶 〔唐代〕
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峰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
(见康熙十八年闵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书刻于乾隆间。
)(〖1〗诗后原附按语:「汪晋谷云:唐有两韦绶,一德宗朝翰林学士,一穆宗朝吏部尚书。
以《石门岩志》辨之,当是德宗朝者。
」〖2〗望按:《金石萃编》卷八十有「华阴县令韦绶」题名,次「检校水部员外郎崔颎」题名后。
韦绶题名下刻「贞元元年二月六日记」九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