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太湖

    罗处约 〔宋代〕

    三万六千顷,湖侵海内田。

    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

    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

    何当洒为雨,无处不丰年。

  •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 销夏湾

    陆龟蒙陆龟蒙 〔唐代〕

    霞岛焰难泊,云峰奇未收。

    萧条千里湾,独自清如秋。

    古岸过新雨,高萝荫横流。

    遥风吹蒹葭,折处鸣飕飕。

    昔予守圭窦,过于回禄囚。

    日为蘧筁徒,分作祗裯雠。

    愿狎寒水怪,不封朱毂侯。

    岂知烟浪涯,坐可思重裘。

    健若数尺鲤,泛然双白鸥。

    不识号火井,孰问名焦丘。

    我真鱼鸟家,尽室营扁舟。

    遗名复避世,消夏还消忧。

  • 奉和白太守拣橘

    张彤 〔唐代〕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

    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

    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 水调歌头・倚棹太湖畔

    崔敦礼 〔宋代〕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 观何君宝画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隠细牛骨麤,马毛厚密牛毛疎。

    麤疎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鬭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觞角竞掎,前脚如跪后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馿。

    后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彩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玩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 九月十五夜北楼望太湖

    胡宿胡宿 〔宋代〕

    云影消空阔,霜华拂杳冥。

    秋光不隠雁,夜色欲迷萤。

    爽气横苍卞,凉波接洞庭。

    水仙当此夕,应化白龙形。

  • 送处士归州因寄林山人

    刘长卿刘长卿 〔唐代〕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

    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

    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其一

    陈造陈造 〔宋代〕

    又作凝香斋宿,未容燥吻得濡。

    颇怪太湖龙伯,贝宫卧戏明珠。

  • 过平望三首 其三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小麦田田种,垂杨岸岸栽。

    风从平望住,雨傍下塘来。

    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

    谁言破书箧,担取太湖回。

  • 吴江

    张先张先 〔宋代〕

    春后银鱼霜后鲈,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芦。

    落日未昏闻市散,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