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的诗文
2 / 15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水调歌头・沧浪亭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
送友人向恬(括)[一](原卷作「括」。)州(斯二七一七)
委迤吴山云,演漾洞庭水。
青枫既愁人,白频(苹)亦靡靡。
送君出京国,孤舟眇江泛。
(「江泛」,蒋云当作「江汜」。
)浮阳怨芳岁,况乃别行子。
括苍涨海壖,斯路天台[□]。
我有岩中念,遥寄四明里。
([一]刘云:「『恬』乃『括』之误,今浙江丽水,唐避德宗讳改处州。
」)。
-
诗送玄静先生归广陵(幷序)
默受王倪道,逾深尹喜师。
欣同八景会,更叶九丹时。
鸾鹤遥烟境,江山渺别思。
当迁洞庭日,留念上京期。
(以上三首幷见《正统道藏》本元刘大彬撰《茅山志》卷二)(按:据同书同卷附玄静先生等表奏,前二诗中之一首为天宝十载九月十四日由内侍袁思艺宣𠡠。
又玄静先生即李含光,为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师,事迹详《颜鲁公文集》卷七《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
〖1〗《舆地纪胜》卷十七《建康府》「碑记」云:「《赐李炼师诗诏》,唐道士任良友书。
玄宗所赐诗,凡三首,贞元十四年刻石。
在茅山。
」)。
-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
沁园春・万里湖南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
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
吸尽西江,醉中横笛,人在岳阳楼上头。
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
长沙会府风流。
有万户娉婷帘玉钩。
恨楚城春晚,岸花墙燕,还将客送,不与人留。
且唤阳城,更招元结,摩抚之馀歌咏休。
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
燕待制秋山晚景
我朝妙画能山水,燕公笔法精无比。
燕公山水工平远,一幅霜绡折千里。
潇湘洞庭日将晚,云物萧萧初满眼。
虞帝之魂招不返,霜树冥冥红叶卷。
二妃血泪知几多,竹上遗痕深复浅。
渔舟片帆风已满,渔父横眠思犹懒。
时时白鹭聚圆沙,亦有行人下前坂。
江回岸断数峰青,仿佛灵妃曲可听。
却逢深崦见茅屋,只欠桃花如武陵。
世间何物人争诧,请说奇书并妙画。
一时鉴赏安足论,流转千年愈增价。
珍绨一袭藏至珍,卷尾长篇更入神。
呜呼粉墨终成尘,唯有文章道德能日新。
-
鼋头山神女歌
鼋头之山,直上洞庭连青天。
苍苍烟树闭古庙,中有蛾眉成水仙。
水府沈沈行路绝,蛟龙出没无时节。
魂同魍魉潜太阴,身与空山长不灭。
东晋永和今几代,云发素颜犹盼睐。
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珮。
山精木魅不敢亲,昏明想像如有人。
蕙兰琼芳积烟露,碧窗松月无冬春。
舟客经过奠椒醑,巫女南音歌激楚。
碧水冥空惟鸟飞,长天何处云随雨。
红渠绿苹芳意多,玉灵荡漾凌清波。
孤峰绝岛俨相向,鬼啸猿啼垂女萝。
皓雪琼枝殊异色,北方绝代徒倾国。
云没烟销不可期,明堂翡翠无人得。
精灵变态状无方,游龙宛转惊鸿翔。
湘妃独立九疑暮,汉女菱歌春日长。
始知仙事无不有,可惜吴宫空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