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庭湖的诗文
7 / 155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别岳州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
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丈夫少壮日,忍穷不自恕。
乘除冀晚泰,乃复逢变故。
经年岳阳楼,不见宫南树。
辞巢已万里,两脚未遑住。
水落君山高,洞庭秋已素。
浮云易归岫,远客难回顾。
飘然一瓶锡,未知所挂处。
寂寞短歌行,萧条远游赋。
学道始恨晚,为儒孰非腐。
乾坤杳茫茫,三叹出门去。
-
代简别林次中
常思洞庭湖,梦想东南游。
浩渺七百里,控带三五州。
霪霖稍开霁,万顷涵新秋。
此时登临势,并在岳阳楼。
水天两琉璃,莹濶相沉浮。
爽气动林木,无风亦飕飗。
愿言追壮观,两浆推轻舟。
何异泛沧海,便可挂浮丘。
前日到君家,日暮空回舟。
径遣长须来,见邀颇绸缪。
谓此千里别,一散未易收。
相去况咫尺,能上河梁不。
顾我行役长,感君风义遒。
好在更加飧,行子不可留。
-
沧洲〖1〗
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银壶傲海雪,青管罗名讴。
贱子迹未安,谋身拙如鸠。
分随烟霞老,岂有风云求。
不逐万物化,但贻知己羞。
方穷力命说,战胜心悠悠。
不然蹲会稽,钩下二五牛。
所期波涛助,𬊤赫呈吞舟。
(四部业刊影宋本《李群玉诗便携集》卷上)(〖1〗《全唐诗》卷五六八收作《洞庭驿楼雪䜩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之后半篇,似误。
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十七亦以此诗自为一首。
)。
-
初入太湖
东南有具区,三万六千顷。
百川之雄伟,咸池借溟涬。
玉堂在其下,莫知日月永。
鸱夷昔不返,肯顾市朝请。
素怀邈已劳,孤泛此方逞。
刺沙出林荒,度浅动苹荇。
渐尽行渐远,湾转势弥迥。
疑非地可载,直与天作镜。
青空四垂幙,乱山不能屏。
淼茫白鸟行,浩漾好云影。
逻呼十桨急,罛横九帆并。
霁中波有光,风后浪犹猛。
澎湃闻乍惬,抛磕内还省。
我量觉蹄涔,此身实萍梗。
渊神栗寒肌,浸气飘素领。
观澜念往术,濯缨悼前眚。
未能追高谢,且以卒流景。
吟非夸独清,济乃仗中静。
寄谢洞庭君,终来老鱼艇。
-
郢门秋怀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
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
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劒增浩叹,扪襟还自怜。
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
太湖诗 崦里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
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
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
塍畔起䴙鹈,田中通舴艋。
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
罢钓时煑菱,停缲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
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
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
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
-
九奋 赋巴丘
巴丘兮峥嵘,嵚岑兮洞庭。
秋霖兮阁泪,春草兮愁生。
巴之蛇兮修之,云英甲兮火晶。
戟微手足兮惟行,云雾飞腾兮匪翼。
知绌信兮天性,展转委蛇兮至行。
朝之游兮衡岳,莫饭流兮湘曲。
鹿焱起兮中洲,人之逐兮悠悠。
纷缭乱兮海波弗静,逐之颠者相望兮莫得持其腰领。
鹿冠元兮森槎千角,蛇衔取兮不畏触。
岁三迁而解甲兮骼髅具吐,羌有获兮故无取。
象巨牙之双植兮,肥腯顽健。
肉鸡兔虎龙而牛干兮,得鼠狶为首面。
性羊狠而马行兮,狗猴心而蛇变。
既备此十二神象兮,害于田其不远。
蜿蜒蛇之怒兮,吸无劳乎宛转。
虽有此修鼻骈齿兮,宁复餐而以卷。
不劳咀此齿牙兮,害以蛇除。
珠显灼而光明兮,不在短狐之毁誉。
游兰若兮芳洲,卧香蒲兮翔素流。
芷冈兮戏豫,丹穴兮优游。
何蜂虫之阴戾琐微兮藏形于暗,骑蛇头而啜之兮堕厥颐而脱颔。
阜堆骨兮名陵,风悲雨泣兮千龄万龄。
象种繁兮蛇既毙,欲吞之兮谁能舍。
鹿奔兮其复获,登蛇丘兮涕零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