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的诗文1 / 13页
- 类型
- 作者
- 朝代
- 形式
- 
    曾国藩家书《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曾国藩诫子书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许可,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将四条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而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怠慢。则身强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神鬼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 
    冰鉴《冰鉴》一部纵横中外的人才学教科书,一部关于识人、相人的经典文献,是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它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冰鉴》为读者打造一条走近曾国藩的智慧之道,感受他独到的识人、用人策略。 
- 
    废丘关项王西入关,叱咤何雄哉。 鼻息撼山岳,号令如轰雷。 分茅割大地,驾驭英雄才。 六王既立后,三将还西来。 降臣剖符竹,洪度方洞开。 废邱亦善地,百里辟蒿莱。 桓桓章将军,仡仡貔虎材。 奸竖主帷幄,大将终疑猜。 望夷不足惜,此类良可哀。 行人一长叹,万壑悲风回。 
- 
    答李生我年廿四登乡贡,始与刘蓉相追陪。 延津双创忽会合,深夜挂壁鸣风雷。 勋名自谓凌管乐,文采何曾怯邹枚。 岂知羲和鞭日月,头上光阴火急催。 老刘偃素不称意,酸寒一衿初受裁。 我虽置身霄汉上,器小仅济瓶与罂。 立朝本非汲黯节,媚世又无张禹才。 似驴非驴马非马,自增形影良可咍。 囗天广殿棵云开,飞房结构要群材。 倦眼相遍天下土,焉知吞国有颜回。 李生年少风骨峻,骁腾汗血龙所服。 平地一朝能九例,欲与老刘争崔克。 万里辞家来从我,如金受治玉受锤。 所轮只有一心喻,献璞翻为两足灾。 世上升沉日子变,得失于我有何哉!朝来告别问何往,迎妇塞外调高洪。 长安自是别离海,新婚便作锦绣堆。 离情吉语议消说,新诗抄句千琼瑰。 我有一言生听取,冰案乃为福之媒。 富贵绮罗遭鬼瞰,忧患可以坚筋骸。 陈平终非贫贱客,王章莫忘辛苦怀。 边关十月雪融天,劝生为我尽一杯。 
- 
    贺新郎・ 题钱楞仙同年玉堂归娶图二首 其二寂寞深闺里。 忆东风,泥金乍报,若何欢喜?撤帐筵围停烛夜,细问当时原委。 更密询烧香诗婢。 西舍东邻多士女,但骈头附耳夸双美。 不能答,笑而已。 郎君持赠无多子。 献妆台,官衣一袭,鸾书一纸。 又剩有红线饼餤,合卺同尝甘旨。 珍重说天恩如此。 明年携得神仙眷,料趋朝不过花砖矣。 同梦者,促君起。 
-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其五刘郎三十甘蒿莱,荷著书真豪哉。 郭生辞我还乡国,东游章贡啖红埃。 跌宕江山要诗句,倾倒怀抱须樽罍。 此间颇似酺池寺,但少晁张跫然来。 朝饥夕渴不可解,安得银潢倒落注金杯。 
 曾国藩
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