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兀然无事(原卷缺题,不分篇段,现将分为十一首) 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

    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高士奇《江邨销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董其昌题云:「黄文节公书,世多摹本,又多赝本。

    生平所见,以此卷为灼然无疑。

    梵志诗较寒山更自奇崛,书亦近之。

    」)(此组诗,黄庭坚自跋不云为王梵志作,至董其昌作跋时始断为王梵志作,实误。

    此诗为唐大历间衡岳僧明瓒〖即懒残〗作,见《祖堂集》卷三、《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南岳总胜集》卷下、《林间录》等书。

    诸书异文较多,另参《全唐诗续拾》卷十五。

    另项楚对此有考证,文刊《中华文史论丛》。

    又原诗为长诗一首,此处析为十一首,亦未允。

    )。

  • 十九

    王梵志 〔唐代〕

    主人相屈至,客莫先入门。

    若是尊人处,临时自朾门。

    (「朾」,伯三六五六卷作「打」。

    )。

  • 三一

    王梵志 〔唐代〕

    养儿从少打,(「少」,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小」。

    )莫道怜不笞。

    长大欺父母,后回(一本作「悔」。

    )定无鱼。

    (一本作「疑」。

    )。

  • 王梵志 〔唐代〕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

    识事须相逢,(「须相逢」,伯三六五六、伯二八四二卷作「相逢见」。

    )情知乏礼生。

  • 四八

    王梵志 〔唐代〕

    结交须择善,非识(一本作谙。

    )莫与心。

    若知管鲍志,还共不分金。

  • 回波乐 八十七

    王梵志 〔唐代〕

    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

    行即食天厨,坐时(一作「即」)请月(一作「日」)料。

    得禄四季(一作「贵」)领,家口寻常饱。

    軄田佃人送,牛马足䜺草。

    每日勤判案,曹司无阓闹。

    差科能均平,欲似车上道。

    依(一作「衣」)数向前行,运转处处到。

    既能强(一作「经」)了官,百姓省烦恼。

    一得清(一作「青」)白状,二得三上考。

    选日通好名,得官入京兆。

  • 七十

    王梵志 〔唐代〕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

    计时应大重,(「大」,斯三三九三卷作「有」。

    )直为岁年多。

  • 回波乐 六十五

    王梵志 〔唐代〕

    道从欢喜生,还从瞋恚灭。

    佛性[盈两](两盈)间,由人作巧拙。

    天堂在目前,地狱非虚说。

    努力善思量,终身须急结。

    斩断三毒箭,恩爱亦难绝。

    明识大乘因,镬汤亦不热。

  • 回波乐 三十五

    王梵志 〔唐代〕

    纵使千乘君,终齐一个死。

    纵令万品食,终同一种屎。

    释迦穷八字,老君守一理。

    若欲离死生,当须急思此。

    夜梦与昼游,本不相知尔。

    梦恶便生懊,梦好觉便喜。

    你信斋戒身,本自不识你。

    欲验死更生,方斯以类比。

  • 五言(八首) 四

    王梵志 〔唐代〕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满堂何所用?妻儿日夜忙。

    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

    贫儿二亩地,(自「贫儿二亩地」以下,张锡厚另作一首。

    此句《说郛》作「买得贫家地。

    」)干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图谋未入手,祇是愿饥荒。

    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