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乐 三十八

    王梵志 〔唐代〕

    大丈夫,性识本清虚。

    无心妨世事,触物任情居。

  • 回波乐 三十三

    王梵志 〔唐代〕

    可笑世间人,为言恒不死。

    贪□(原作「懦」,抹去,旁改字漫漶,陈补「恡」字)不知休,相憎不解止。

    背地道他非,对面伊不是。

    埋著黄蒿中,犹成薄媚鬼。

  • 回波乐 十六

    王梵志 〔唐代〕

    教君有男女,但令遣出家。

    如山覆一壝(项校「㙺」,通「篑」),似草始生牙。

    剃头并去发,脱俗服袈裟。

    闻钟即礼拜,见佛献香花。

    不思五等贵,宁贪驷马车。

  • 回波乐 十三

    王梵志 〔唐代〕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

    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回换。

    歛念定(任录作「之」)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

    木人机关(任录作「挟开」)修道,何时可到彼岸?

    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

    (按:项楚谓本首及前「回波尔时六贼」一首均系据宝志《大乘赞》改写而成。

    宝志之作见本书卷五十九。

    )。

  • 诗 四

    王梵志 〔唐代〕

    王二语梵志:俗间无我师。

    心中不了义,闻者尽不知。

    我今得开悟,先身已受持。

    寻经醒无我,披《老》悟无为。

    君身(项校「神」)自寂灭,君身若死尸。

    神身一分(任录作「六」)解,六识自开披。

    万事都无著,怜(项校作「泠」)然无所之。

    漏尽无烦恼,神澄自靡斯。

    心高鹄共驾,一举出天池。

  • 诗(幷序) 一一三

    王梵志 〔唐代〕

    若言余浪语,请君看即知。

    回头面北卧,寸步更不移。

    终身不念食,永世不须衣。

    此名无常住,垂(张改作「无」、项改「谁」)人辄得知。

  • 诗(幷序) 一○六

    王梵志 〔唐代〕

    嗔恚灭功德,如火燎豪毛。

    百年修善业,一念恶能烧。

  • 诗(幷序) 一○五

    王梵志 〔唐代〕

    忍辱收珍宝,嗔●捐福田。

    高心难见佛,下意得生天。

  • 诗(幷序) 一○三

    王梵志 〔唐代〕

    人生能几时,朝夕不可保。

    死亡今古传,何须愁此道。

    有酒但当饮,立即相看老。

    兀兀信因缘,终归有一到。

  • 诗(幷序) 一○一

    王梵志 〔唐代〕

    父子相怜爱,千金不肯博。

    忽死贱如泥,遥看畏近着。

    东家朾(项疑「钉」)桃符,西家县赤索。

    藂(张改作「聚」)头唱奈何,相催早埋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