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波乐 五十六

    王梵志 〔唐代〕

    莫言己之是,勿说他人非。

    道是失其是,道非得其非,白珪之玷尚可磨,斯言之[玷](理)不可为。

  • 回波乐 五十二

    王梵志 〔唐代〕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

    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

    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

    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

  • 回波乐 五十

    王梵志 〔唐代〕

    千年与一年,终同一日活。

    昨宵即是空,今朝焉得脱。

    无事损心神,内外相宗撮。

    驱驱劳你形,耳中常聒聒。

  • 回波乐 四十一

    王梵志 〔唐代〕

    众生发大愿,□□□□□。

    □□在前亡,论时依大道。

    病得子孙扶,□□□□□。

    □□□□□,□须更懊恼。

  • 回波乐 二十六

    王梵志 〔唐代〕

    若能无著即如来,身中宝藏自然开。

    一切生死皆消灭,判不更畏受胞胎。

    悮(陈校作「悟」)时刹那不移虑,父子相见付珍财。

    众魔外道皆宾仗(项校「伏」),诸天空中唱善哉。

  • 回波乐 二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梦游万里自然,觉罢百事忧煎。

    欲见神身分别,思此即在眼前。

    圣人无梦无想,达士无我无缘。

    且寄身为庵屋,就里养出神仙。

  • 回波乐 十八

    王梵志 〔唐代〕

    若个达苦空?世间无有一。

    不见己身非,唯都(项校「覩」)他家失。

    贪儿觅长命,论时熟痴汉。

    终归不免死,受苦无崖畔。

    非但少衣食,王役偏差唤。

    不如早殡地,愁苦一时散。

  • 回波乐 十四

    王梵志 〔唐代〕

    隐去来,寻空有,空有[毕](必)竟两无名,二境安心欲何守?

    不长不短鉴空心,若(任录作「君」)见空心还是有。

    空有俱遣法无依,智者融心自安偶。

    隐去来,勿浪波波走。

  • 回波乐 十三

    王梵志 〔唐代〕

    法性本来常存,茫茫无有边畔。

    安身取舍之中,被他二境回换。

    歛念定(任录作「之」)想坐禅,摄意安心觉观。

    木人机关(任录作「挟开」)修道,何时可到彼岸?

    忽悟诸法体空,欲似热病得汗。

    无智人前莫说,打破君头万段。

    (按:项楚谓本首及前「回波尔时六贼」一首均系据宝志《大乘赞》改写而成。

    宝志之作见本书卷五十九。

    )。

  • 回波乐

    王梵志 〔唐代〕

    回波[尔](来)时[六](大)(均从任校)贼,不如持心断惑。

    纵使诵经千卷,眼里见经不识。

    不解佛法大意,徒劳排文数黑。

    头陀兰若精进,希望后世功德。

    持心即是大患,圣道何由可克。

    若悟生死之(任校作「如」)梦,一切求心皆息。

    (按:原卷此首前题「王梵志回波乐」六字,以下连抄。

    任谓此首及以下六皆属《回波乐》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