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三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对客饮,卓立莫东西。

    (「卓立」,斯三三九三卷作「侧立」。

    )使唤须依命,弓身莫不齐。

    (「弓身」,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斯四六六九卷作「躬身」。

    )。

  • 二二

    王梵志 〔唐代〕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

    存坐无方便,(「存坐」,伯三六五六卷作「罇坐」,张锡厚拟作「蹲坐」。

    郭祖怡谓「存」为「𨀛」省形存声字。

    )席上被人嗔。

  • 回波乐 八十八

    王梵志 〔唐代〕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一作「欲」)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

    平明欲(一作「饮」)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一作「饮」)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一作「大」)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欲无染着。

    同时小去(一作「少出」)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一作「食」)药。

    生(戴校「圣」)佛不拜礼(一作「供养」),财色偏染着。

    白日趁身名,兼能依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 诗(幷序) 六十五

    王梵志 〔唐代〕

    观此身意相,都由水火风。

    有生皆有灭,有始皆有终。

    气聚即为我,气散即成空。

    一群泊(项校「怕」)死汉,何以(张改「似」,项校「异」)叫(项校「叩」)头虫。

    (以上三首,张锡厚分为五首,似未允。

    )。

  • 王梵志 〔唐代〕

    兄弟相怜爱,同生莫异居。

    为人欲得别,(「人」,伯三六五六卷作「若」。

    )此则是兵奴。

  • 十一

    王梵志 〔唐代〕

    立身行孝道,有事莫为●。

    (「有事」,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卷作「省事」。

    )行使长无过,(「行使」,伯三六五六卷作「但使」,伯三七一六卷作「但知」,斯三三九三卷作「但能」。

    )耶娘高枕眠。

  • 回波乐 六十一

    王梵志 〔唐代〕

    有此幻身来,寻思不自识。

    言从四大生,别有一种贼。

    能悉佛性眼,还如暗里墨。

    计此似神通,输回有智力。

    若欲具真如,勤苦修功德。

    佛在五荫中,努力向心克。

  • 一○七

    王梵志 〔唐代〕

    白纸书屏风,客来即与读。

    空饭手捻盐,亦胜设酒肉。

    (案以上八首并载费衮《梁谿漫志》卷十。

    今从知不足斋本录出之。

    以上九首除「他人骑大马」一首外,皆见《云溪友议》卷下。

    「欺诳得钱君莫羡」一首,《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鉴诫录》卷十收录,今删去。

    异文录如次:二句「得了却」作「究竟还」,三句作「不信但看槽上驴」,四句「换」作「改」。

    )(〖1〗费衮《梁谿漫志》卷十:「山谷以茅季伟事。

    亲引梵志『飜袜』之句,人喜道之。

    予尝见梵志数颂,词朴而理到,今于此。

    其一曰:『欺诳得钱君莫羡。

    ……』又曰:……」)。

  • 回波乐 十七

    王梵志 〔唐代〕

    危身不自在,犹如脆风坏。

    命尽骸归士,形移更受胎。

    犹如空尽月,凡数几千回。

  •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傍听。

    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鵶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