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一

    延寿 〔唐代〕

    南有天台事可尊,孕灵含秀独超群。

    重重曲涧侵危石,步步层岩踏碎云。

    金雀每从云里现,异香多向夜深闻。

    当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

    延寿 〔唐代〕

    达来何处更追寻,放旷谁论古与今。

    风带泉声流谷口,云和山影落潭心。

    资身自有衣中宝,济世谁藏室内金。

    策杖偶来林下坐,鸟声相和唱圆音。

  • 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 三

    延寿 〔唐代〕

    智泉福海莫能逾,亲自王恩运睿谟。

    感现尽冥心境界,资持全固道根株。

    石梁低翥红鹦鹉,烟岭高翔碧鹧鸪。

    胜妙重复惟祷祝,永资军庶息灾虞。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三十五

    延寿 〔唐代〕

    任运腾腾无所依,闲游长坐性怡怡。

    疎林不遣闲人到,密意多应夜月知。

    骤雨过时苔路滑,拨云行处石桥危。

    尘沙劫尽清风在,何假虚名上古碑。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三十三

    延寿 〔唐代〕

    万象从来一径通,但缘分别便西东。

    遗簪祇为情难尽,泣路方知意无穷。

    偃仰不抛青嶂里,往来多在白云中。

    平生分野应难比,涧饮林栖得古风。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三

    延寿 〔唐代〕

    清平大业行皆奢,岂独尧时听所加。

    丰俭由人天不远,安危在智道非赊。

    关津防害反为害,法令除邪却长邪。

    争似无言敷密化,既能成国又成家。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四十六

    延寿 〔唐代〕

    负气争权事可悲,金貂绣毂尽何之。

    唯闻野棘盘荒冢,祇见空陵叠坏碑,灯暗竹堂行道夜,烟昏石窟坐禅时,怡然自得真栖处,何用经营别路歧。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一

    延寿 〔唐代〕

    此事从来已绝疑,安然乐道合希夷。

    依山偶得还源旨,拂石闲题出格诗。

    水待冻开成细溜,薪从霜后拾枯枝。

    因兹永断攀缘意,誓与青松作老期。

  • 游上雪窦诗

    延寿 〔唐代〕

    下雪窦游上雪窦,过云峰后望云峰。

    如趋仙府经三岛,似入天门彻九重。

    无日不飞丹顶鹤,有时忽起隐潭龙。

    祇因奉诏西归去,此境何由得再逢。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九

    延寿 〔唐代〕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间情。

    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叠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

    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

    (见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线装铅印本。

    )(〖1〗张靖龙云:永明即延寿。

    清释际祥《净慈寺志》〖《武林掌故丛编》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寿禅师山居诗》,吴越僧延寿撰」等语。

    卷十八明人李日华山居诗序中记载了永明山居诗的刻本来源,序后附录佛国山人黄树谷《集山居诗绝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寿禅师诗句。

    」其词句与忏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诗后附载和诗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尝居南屏,赓和《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诗》,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诗》。

    古春云:「永明寿禅师有诗六十九首,庆寿独庵从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觉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见《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寿山居诗其二韵。

    又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续编》载元代天台高僧无见先覩《和永明禅师〖山居诗〗韵》六十九首,步韵甚严。

    从永明山居诗的内容来看,也属智觉延寿所作无疑。

    详细考证参见拙作《延寿及其佚诗》,载《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续藏经》本宋释文冲《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末附延寿著作总目,有《山居诗》一卷,当即指以上所录诸诗。

    此书所录延寿所作诗尚有《诗赞》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吴越唱和诗》一卷、《光明会瑞应诗》一卷、《供养石桥罗汉一十会祥瑞诗》一卷、《杂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