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 三

    王梵志 〔唐代〕

    世间不信我,言我□造恶。

    不能为俗情,和光心自各。

    财色终不染,妻子不恋者。

    共□(任、陈皆补「你」字)□□(陈补「同」字)尘,至理求不错。

    智惠(陈校作「慧」)浑一愚,我心常离缚。

    君自未识真,余身桓(任录、项校均作「恒」)□(陈补「坦」字、项补「快」字)乐。

  • 诗(幷序) 六十六

    王梵志 〔唐代〕

    贪暴无用汉,资财为他守。

    惜衣不盖形,[惜](借)食不供口。

    积聚万金花,望得千年有。

    不知名(张改作「冥」)道[中](忠),车子来相受。

  • 诗(幷序) 五十六

    王梵志 〔唐代〕

    黄母化为鼈,祇为鼈为身。

    牛里(项校「哀」)化为虎,亦是虎为人。

    不忆当时[业](叶),宁知过去因。

    死生一变化,若个是师亲。

  • 诗(幷序) 二十九

    王梵志 〔唐代〕

    愚人痴涳涳,锥刺不转动。

    身着好衣裳,有钱不解用。

    贮积留妻儿,死得纸钱送。

    好去更莫来,门前有桃棒。

  • 诗(幷序) 二

    王梵志 〔唐代〕

    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

    吾若脱衣裳,与吾叠袍袄。

    吾出经(一作「绖」)求去,送吾即上道。

    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

    遶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

    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戴密微校作「藐峭」)。

    人有七贫时,七富还相报。

    徒(《大正藏》作「从」,项、袁谓通「图」,不误。

    )财不顾人,且看来时道。

  • 二五

    王梵志 〔唐代〕

    尊人同席饮,不问莫多言。

    纵有文章好,留将余处宣。

  • 回波乐 五十七

    王梵志 〔唐代〕

    我有你不喜,你有我不嗔。

    你贫憎我富,我富怜你贫。

    行好得天报,为恶罪你身。

    你若不信我,你且勘经文。

  • 诗(幷序) 四十八

    王梵志 〔唐代〕

    兄弟义[居](君)活,一种有男女。

    儿小教读书,女小教针补。

    儿大与(郭校「须」)娶妻,女大须嫁去。

    当房作私产,共语觅嗔处。

    好贪竞盛吃,无心奉父母。

    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妇。

    一日三场鬬,自分不由父。

    近逢穷业至,缘身一物无。

    披绳兼带索,行时须杖扶。

    四海交游绝,眷属永还(张改作「远」)疏。

    东西无济着,到处即女君(张改「安居」,项、戴校作「汝居」)。

    (以上录自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二,原卷为伯三二一一、斯五四四一、斯五六四一。

    以《敦煌掇琐》三一参校。

    )(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敦煌掇琐》录伯三二一一卷收其中二十六首为缺名《五言白话诗》。

    张锡厚考证此卷为王梵志作,可以定论。

    今将童氏未收之作皆录出。

    )。

  • 回波乐 五十二

    王梵志 〔唐代〕

    我身若是我,死活应自由。

    死既不由我,自外更何求。

    死生人本分,古来有去留。

    如能晓此者,知复更何忧。

  • 回波乐 二十八

    王梵志 〔唐代〕

    王二与世人,俱来就梵志。

    非为贪与赏,与你论愚智。

    凡夫累劫中,不解思量事。

    见善不肯为,见恶喜无睡。

    昏昏似梦人,未饮恒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