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三十九

    延寿 〔唐代〕

    景虚情淡两何依,抱一冥真绝万机。

    松韵余风凉竹户,柏摇残露湿禅衣。

    岩灯雾逼寒光小,石像尘昏古画微。

    得趣了然无所虑。

    任缘终日送斜晖。

  • 舟中

    延寿 〔唐代〕

    一水浮千棹,悠悠来去人。

    缆开湘浦岸,帆落楚江滨。

    风色东西变,潮痕旦暮新。

    只兹澄汉色,几度化为尘。

  • 句 一

    延寿 〔唐代〕

    言前体道乾坤窄,笔下搜吟海岳枯。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十九

    延寿 〔唐代〕

    三度曾经游此地,从缘权顺世间情。

    登山虽有谢安志,遁迹惭无慧远名。

    翠叠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径竹新成。

    莫言去住关怀抱,云本无心水自清。

    (见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线装铅印本。

    )(〖1〗张靖龙云:永明即延寿。

    清释际祥《净慈寺志》〖《武林掌故丛编》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寿禅师山居诗》,吴越僧延寿撰」等语。

    卷十八明人李日华山居诗序中记载了永明山居诗的刻本来源,序后附录佛国山人黄树谷《集山居诗绝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寿禅师诗句。

    」其词句与忏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诗后附载和诗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尝居南屏,赓和《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诗》,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诗》。

    古春云:「永明寿禅师有诗六十九首,庆寿独庵从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觉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见《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寿山居诗其二韵。

    又忏庵居士《高僧山居诗续编》载元代天台高僧无见先覩《和永明禅师〖山居诗〗韵》六十九首,步韵甚严。

    从永明山居诗的内容来看,也属智觉延寿所作无疑。

    详细考证参见拙作《延寿及其佚诗》,载《温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续藏经》本宋释文冲《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自行录》末附延寿著作总目,有《山居诗》一卷,当即指以上所录诸诗。

    此书所录延寿所作诗尚有《诗赞》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吴越唱和诗》一卷、《光明会瑞应诗》一卷、《供养石桥罗汉一十会祥瑞诗》一卷、《杂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

    )。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四十三

    延寿 〔唐代〕

    身心闲后思怡然,缅想难忘契道言。

    千种却教归淡薄,万般须是到根源。

    疎疎雨趁归巢鸟,密密烟藏抱子猿。

    禅罢吟来无一事,远山驱景入茅轩。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二十五

    延寿 〔唐代〕

    巨浸层峦本自平,只缘人世强分明。

    五侯门外悲欢意,长乐坡头去住情。

    学道不如忘有念,修身争是了无生。

    三祗功业犹难及,谁信尘劳直下明。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二

    延寿 〔唐代〕

    古树交盘簇径深,阒无人到为难寻。

    祇知算计千般事,谁解消停一点心。

    冻锁瀑声中夜断,云吞岳影半天沈。

    寒灯欲绝禅初起,透牖疎风触短襟。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五十七

    延寿 〔唐代〕

    一生占断白云乡,适意孤高志自强。

    报晓音声栖鸟语,漏春消息早梅香。

    吟经徐傍芙蕖岸,得偈闲书薜荔墙。

    大道最亲无达者,苦擕瓶锡叩禅堂。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五十二

    延寿 〔唐代〕

    岂是疎慵僻爱山,且图余事不相关。

    休夸凤诏千年贵,难敌禅扉半日闲。

    透水戏鱼随浪没,投巢孤鹤带云还。

    自然得到无心地,寂寂虚堂一景闲。

  • 永明山居诗(六十九首) 六

    延寿 〔唐代〕

    达来何处更追寻,放旷谁论古与今。

    风带泉声流谷口,云和山影落潭心。

    资身自有衣中宝,济世谁藏室内金。

    策杖偶来林下坐,鸟声相和唱圆音。